APP下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移民美好家园
——娄烦县水库移民“十三五”后扶工作概述

2018-02-01曹梅英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库区十三五家园

曹梅英

(太原市水工程移民工作办公室)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西北97 km处的汾河上游,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省城太原重要的水源地(汾河水库)和生态屏障。长期以来,我们把保护和建设省城水源地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重大使命,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有效地改善了水库水质,确保了省城饮用水安全。为保护水源的安全,使娄烦县的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特别是库区农民群众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成为娄烦县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持续加大了强农、惠农、富民政策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娄烦县抓住机遇,以建设“生态大县”为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使库区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移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库区社会总体稳定和谐,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1 科学规划,绘好移民后扶工作蓝图

立足县域发展特色,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坚持精准扶持、合力攻坚,以移民脱贫解困为抓手,实施“一村一品一主体”,围绕移民增收、美丽家园建设,精心编制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按照后扶五年规划,分轻重缓急,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层层落实,有序推进。通过实施后扶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库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移民群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2 分步实施,确保后扶工作稳步开展

库区移民扶持“十三五”规划已实施两年,首先,娄烦县从基础性建设入手,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移民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次,进行建设提升。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以生产性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狠抓移民增收。通过实施生产开发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带动移民学习掌握致富实用技术,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就业的竞争力。2016-2017年,娄烦县移民村实施后扶项目62个,已完成59个,完成投资2 000多万元。每个移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 089元增加到2017年的6 682元,提高63.4%,和当地周边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相比,由2015年的相差1 446元降低到2017年的18元。

3 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清楚家底。2016年,娄烦县移民开发局和扶贫部门对接,识别贫困移民7 874(建档立卡)人。根据移民致贫原因,实施可行的脱贫方案。按照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制定年度行动计划,明确任务书、作战图、时间表。瞄准贫困移民人口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移民,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抓住全县脱贫攻坚机遇,结合精准脱贫的具体要求和库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台了《娄烦县水库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精准扶贫补助项目,涉及苗木及肥料补助、大棚补助、小型农产品加工补助和生产示范园区扶持项目等。充分借助扶持政策,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务服务两个平台建设,提高贫困移民就业能力。鼓励贫困移民自主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等,加强脱贫典型示范宣传,积极引导贫困移民摒弃“等、靠、要”思想,补齐“精神短板”,拔掉思想“穷根”,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2016-2017年,扶持移民村已具备一定基础、运营良好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及休闲旅游的合作社或公司扩容提质,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闲散农户创业和就业。2017年和山西嘉龙旅行社联合,开展的娄烦县库区观光采摘一日游活动,效果良好。娄烦县库区用足用活“三农”普惠政策、扶贫特惠政策、移民后扶政策,两年间有5 639人贫困移民脱贫,脱贫率达72%。

4 全民参与,建设移民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建设的主体是移民,主战场是农村。娄烦县积极探求移民自主参与、自主管理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激励和约束村民,唤醒生态自觉,激发村民自治、德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进行了大力实践。

4.1 实施“一村一品一主体”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抓特色、上规模、提品质、强联结,结合各村地理区域、产业发展、移民实际需求等,实施“一村一品一主体”。重点开展枸杞、西梅、葡萄、草莓、樱桃等经济林果栽植。已建成枸杞园基地3块共60.67 hm2,其中下静游村20.67 hm2,西果园村18.00 hm2,官庄村22.00 hm2;向阳村葡萄园16.67 hm2;下石家庄村西梅园8.67 hm2;西街村草莓种植大棚1.33 hm2等。邀请山西省农科院专家、宁夏枸杞种植技术人员、清徐县葡萄种植农民技术员,田间实际操作,两年间培训移民1 050人,基本上做到了已建园区施肥、浇灌、消灭病虫害等技术环节的自主操作与管理。配套特色产业,建成下静游村枸杞加工厂,建成10座小杂粮加工作坊。积极探索“建、管、营”新模式,将娄烦县的农副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逐步打造特色品牌。

4.2 组建合作组织共同创收

扶持积极性高的能人移民户组建农业合作社,带领其他移民共同创收。下石家庄村移民曹小青组建的康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西梅经济林园8.67 hm2。城北村移民王旭强组建的旭强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栽植樱桃、葡萄等经济林果,带动当地移民20多人,一年合作社仅支付劳务工资一项达35万元。能人带动,伞状辐射,依托“一山(云顶山)一水(汾河水库)一伟人(高君宇)”旅游品牌,巧借库周打造“汾河牡丹园、汾河湾农家乐”之机,壮大发展移民村经济,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4.3 围绕“六大”工程创建品牌

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加快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种植,创建品牌战略格局。同时,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移民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脱贫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

4.4 全力开展美好家园建设

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利用墙头宣传栏、年度人口核定、项目调查入户等方式充分宣传,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等的组织作用,引导移民移风易俗,形成了健康文化与生活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好家园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合力推进美好家园持续发展。美好家园建设使移民村不再飘起的是单一的袅袅炊烟,更重要的是充满浓厚的乡村文化信息,呼吸到的不仅仅是新鲜良好的空气,而是具有指数攀高的文化味道。按照布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城乡管理提升行动,两年间投资1 000多万元,完成移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危房与危险窑洞、硬化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等,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提升了移民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文明和谐程度,美好家园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显著。初步建成的10个美丽移民村,向阳村和下石家庄村的美好家园效果突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美景,为“三农”加大了发展引擎,为百姓添了无限憧憬,开启了新时代建设移民美好家园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库区十三五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浅析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寻找失落的家园
绿家园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