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研究

2018-01-31焦晶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创新

焦晶

摘要:高校转型具有前瞻性、建设性、参考性和指导性。高校转型的发展目标一般有整体转型、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和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这三种,这种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道路,一般要经过理念的引领、制度的保障和文化的驱动这三步。而在转型高校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实现和行业企业合作共赢,要想实现共赢最重要的是要探索创新高校的治理结构,掌握现阶段治理的缺陷,进而处理各个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转型高校的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探讨了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的建议。希望可以为转型高校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引入社会资本提供帮助,进而实现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

引言

高校转型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学者的深入探索研究和实践,例如如国外学者的“威斯康星思想”、三螺旋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等,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转型发展的理论,很多高校还自主进行了探索。2014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本科高校转型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构建现代化制度的时期,为了推进改革的顺利稳定进行,优化高校的管理体制,明确转型方向,创新转型高校的治理结构,解决不愿转、不敢转、往哪转、怎么转的问题。研究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具有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转型高校的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我国转型高校发展的目标一般都是创新发展的思路、转变发展的方式、培养技术型的人才。推动高校转型是综合改革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同质化、办学封化、轻特色重规模、轻质量重数量等问题的要求。而创新转型高校的治理结构可以为实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学以致用提供制度保障。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高校内部的结构体系、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科设置等的治理机制。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要求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的制度和治理结构。除了可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还介意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实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二、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己的办学定位认识不清

美国一所大学校长曾经说过“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好了转型定位,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有限的资源之中发掘出无限潜能,确定科学并且准确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健康发展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为学校的发展创造空间,为高等教育的系统和结构的提升创造条件。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对于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并未达成统一意见,很多高校想要转型,但是不想放弃培养学术型人才,所以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向错乱,治理结构出现问题。

(二)治理结构的参与者和尺度争议

一般来说我国的高校都是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虽然说校内的其他管理人员也有决策的权利,但是很多重要事务的决策都是由政府做出的,这时就出现了政府的管理尺度问题,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灵活适应市场变化。高校和政府这种的隶属关系,导致高校长期被管理被控制,在决策时很容易互相牵扯、妥协,既费时又费力,还影响决结果的可行性。

高校和政府的隶属关系,还导致了高校和社会外部关系的割裂,治理結构的参与者单一,决策和治理过程封闭,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脱轨,很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样就会对学校声誉有所影响,甚至影响学校招生。

(三)缺乏第三方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都转型成为应用型大学并且占据了大部分,由于办学定位和内涵发生了变化,所以并不能适用过去的普通高等教育工作的水平评估方案进行评价。目前高校的转型成功与否,应该交由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等第三方来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上级规定的硬性标准或者专家学者来判断,但是这样由第三方进行客观评估的机构还尚未启动。

三、转型高校治理结构创新的建议

(一)明确办学定位

高校要根据学校所处位置的经济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优势学科等来确定办学定位。高校的转型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办学定位,目前我国大多高校都转向了应用型大学,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这样就会使高校迷失了办学方向,失去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特色价值。而是要遵循规律和发展形势,科学定位,打造学校品牌,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二)转变政府定位

现阶段政府是高校治理的主导者,想要转变政府的角色首先就是要统筹兼顾,让学校合理自治,引导高校面向市场和社会进行办学、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指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创新转型高校的治理结构提供制度保障。还要做好带头人,适当引起竞争,调节其他参与者的利益,明确鼓励企业参与,为治理高校提供条件。

(三)完善评价制度

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是多层次的概念,所以在评价时必须要考虑多样性,高校转型后,评价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应用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的社会功能不同,评价指标也不同。所以必须要建立起质量第一、多元主体参与、全面分类评价的完善的评价制度。

四、结语

高校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改革教育结构的趋势,是高校发展的关键途径。所以研究转型高校治理及结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创新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