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8-01-31刘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护理干预

刘海燕

【摘要】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实施鼻内镜手术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无痛率为13.3%, 观察组无痛率为3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1.4)d,

心理焦虑评分(BAI)为(46.5±10.5)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5±1.8)d, BAI评分为(32.9±8.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前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有助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焦虑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113

近年来, 激素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使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率明显升高。临床传统方法治疗疾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较长, 临床治疗及整体护理效果欠佳。内镜手术属于微创技术, 用于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 可以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 便于术者直接进行操作, 不仅能够彻底清除病变情况, 还能避免对正常组织产生严重损伤[1]。但微创手术依然是一种创伤性操作, 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均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状况。对此, 在确保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同时, 有必要采取临床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对象, 在鼻内镜手术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施行鼻内镜手术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90例,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临床分型为Ⅱ型和Ⅲ型;鼻内镜检查合并眼球外突8例, 鼻息肉10例, 下鼻甲肥大15例, 中鼻甲肥大19例, 鼻中隔偏曲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5例;平均年龄(42.6±11.5)岁;平均病程(3.5±1.2)年;高中及以下26例, 专科及以上19例。观察组男22例, 女23例;平均年龄(42.4±11.6)岁;平均病程(3.6±1.1)年;高中及以下24例, 专科及以上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饮食与生活干预、定期随访检查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術前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为:①心理疏导: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 以和蔼态度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 通过评估手段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向其讲解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相关知识;给予关怀、鼓励和支持, 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 增强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 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取得一定支持及配合, 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实施。②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应对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充分了解进食时间及进食量。③行为指导:告知患者选择合适体位, 学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术前用盐水冲洗鼻腔, 掌握术中避免呕吐发生的方法;劝诫吸烟患者,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协助其进行手术备皮;引导家属配合医院治疗, 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表调查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4个等级[2]。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利用BAI评分评估术后焦虑状况[3], 分值越小表明焦虑程度越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无痛6例, 轻度疼痛18例, 中度疼痛15例, 重度疼痛6例, 无痛率为13.3%;观察组患者无痛15例, 轻度疼痛16例, 中度疼痛12例, 重度疼痛2例, 无痛率为33.3%。观察组患者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BAI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1.4)d, BAI评分为(46.5±10.5)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5±1.8)d, BAI评分为(32.9±8.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感染引起的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以曲霉菌为主要病原菌, 其次念珠菌、鼻孢子菌等感染也会导致本病发生;除此之外, 致病因素还包括环境、气候、自身免疫力等。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为流浓涕、血涕、头痛头晕、面部麻木、睡眠质量差等, 部分患者可伴有哮喘发作, 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 严重危害呼吸系统, 可对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微创技术, 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康复迅速等优点,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术中操作容易损伤鼻腔黏膜, 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同时, 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应激性操作, 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心理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近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 以治疗疾病为基础、强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重要的医疗目的。对于手术患者出现的疼痛和焦虑情绪, 临床建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4, 5]。鼻内镜手术前,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因恐惧容易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一定情况下, 焦虑情绪会对麻醉效果和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术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层面上给予患者支持和引导, 可有效促进其术后迅速康复。护理干预中, 医护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帮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和手术方法, 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可确保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实施。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协助其做好心理及手术准备, 可促使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焦虑心理有效缓解[6-10]。endprint

本研究中, 对照组无痛率为13.3%, 观察组无痛率为3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1.4)d, BAI评分为(46.5±10.5)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5±1.8)d, BAI评分为(32.9±8.7)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内镜手术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心理, 可促进患者术后健康良好恢复。

综上所述,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前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有助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焦虑情緒,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武大伟, 王建亭. 96例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病案, 2014, 15(3):78-79.

[2] 杨伶俐.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处方药, 2014(6):142, 144.

[3] 黄娟, 王在霞.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护理配合.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3):70-71.

[4] 葛艳红, 周红, 田晓晓, 等. 一例1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1):112-113.

[5] 刘雅泉, 李亚兰. 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0):2547-2549.

[6] 龙湘燕. 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1):181-182.

[7] 李美丽.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围术期护理干预.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2):6653.

[8] 吴莉. 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效果观察.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8):207-208.

[9] 杜华.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9):143-144.

[10] 王晓霞, 李智斌.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炎-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吉林医学, 2015(9):1907-1908.

[收稿日期:2017-1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鼻内镜手术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对中下鼻甲处理的价值评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右美托咪定辅助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