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感染预防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手术室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31张超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环境管理强化

张超红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更高级别层流手术室及控制术中人员流动等强化感染预防方法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手术室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千级层流手术室手术, 术中未进行特殊人员控制;观察组患者于百级层流手术室手术, 并控制术中人员流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手术室的菌落数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沉降菌落数(22.585±

11.154)CFU/m3, 对照组沉降菌落数(44.158±18.025)CFU/m3, 观察组术后沉降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68,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4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1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5, 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对手术室强化感染预防, 能明显预防感染发生,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强化;感染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层流手术室;环境管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112

层流手术室指空气的洁净度符合国家规定级别标准的手术室, 百级层流手术室是指环境空气中≥0.5 μm的微粒数在350~3500粒/m3[1];≥5 μm的微粒数为0粒/L的空气洁净程度。千级层流手术室指环境空气中≥0.5 μm的微粒数在3500~35200粒/m3;≥5 μm的微粒数≤293粒/m3

(0.3粒/L)的空气洁净程度[2, 3]。本次研究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室环境管理措施, 分析强化感染预防管理对手术室环境管理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16例;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70.5±3.2)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17例;年龄44~80岁, 平均年龄(71.2±3.5)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千级层流手术室实施手术, 术中未进行特殊人员控制。观察组患者在百级层流手术室手术,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控制人员流动,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手术室环境管理。百级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 适用于各类手术的要求。而千级层流手术室对微生物污染控制的程度不及百级层流手术室, 只能控制空间环境中手术区空气洁净度达到6级, 周边区空气洁净度达到7级。②围术期管理。术前:掌握患者的病史;观察组患者经全面体检后, 对患肢皮肤定期检查, 观察是否有皮肤溃疡或瘀斑;对血液、尿液及粪便常规的检验;肝肾功能和凝血时间、血沉等情况检测。为手术患者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用药, 手术患者排除药物过敏史后, 均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3 g静脉滴注, 手术前1 h执行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术中:手术相关人员均需更换无菌服装, 无接触式戴双层无菌手套,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 巡回护士术前备好手术可能需要的物品和器械, 尽量减少术中走动的次数和手术体位的改变, 整个手术过程控制人员流动次数在10次以下;术中安置假体前均更换无菌手套。术后:手术患者安装假体后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 放置多功能引流管接负压瓶引流, 并予抗菌自封堵缝线缝合术口;术后3 d、1周及1个月回访手术伤口愈合情况。

1. 3 观察指标[4] 观察并记录两组层流手术室术后沉降菌落数和术后感染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室术后沉降菌落数比较 术后观察组沉降菌落数(22.585±11.154)CFU/m3, 对照组沉降菌落数(44.158±

18.025)CFU/m3, 观察组术后沉降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68, P<0.05)。

2. 2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4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1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5, 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0, 这与手术室环境、操作改善、人员流动管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显示, 手术室空气中菌落的数量与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呈正相关, 手术操作过程中空气中菌落粘附于手术切口是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4]。而层流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化手术室建设技术与空气净化系统技术的结合, 具有阻止外来微生物、净化空气质量等功能, 这对手术室环境维持稳定和保持洁净度非常有利[5-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观察组沉降菌落数(22.585±11.154)CFU/m3, 对照组沉降菌落数(44.158±

18.025)CFU/m3, 观察组术后沉降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68,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4例发生感染, 术后感染率为1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5, P<0.05)。说明通过采用更高级别层流手术室, 术中控制人员流动, 减少人员进出和更换衣物等强化感染预防方法, 降低术后感染, 使手术全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哲华, 郑红丽, 吴洁伟, 等. 手术人员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洁净度的影响评价研究. 心理医生, 2015, 21(23):234-235.

[2] 蒋美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28):49-50.

[3] 吕平. 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24(6):147-149.

[4] 乐汉娥.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8(36):4014-4015.

[5] 于宝腾.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在層流洁净手术室中实施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3):466-467.

[6] 鲁飞, 崔树玉. 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6, 33(5):478-481.

[7] 黄彩燕, 黎春慧. 层流净化手术室对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5(1):53-56.

[8] 张杰, 刘军, 杜俊, 等. 不同采样方法监测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结果比较.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9):814-816.

[9] 何飞杏. 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7):13-15.

[10] 王玉珍, 刘伟萍, 叶玉兰. 浅论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与感染控制对策. 当代医药论丛, 2015(5):74-75.

[收稿日期:2017-0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环境管理强化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