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01-31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用药依从性护理干预高血压

刘静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55例高血压患者,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中完全遵医64例, 部分遵医10例, 完全不遵医5例, 用药依从性为81.0%;对照组患者完全遵医9例, 部分遵医37例, 完全不遵医30例, 用药依从性为11.8%,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值得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干预;用药依从性;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92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科慢性疾病之一,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今我国高血压患者数达2亿人。该病主要通过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危害人体健康, 但患者如能坚持长期治疗, 控制病程进展,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血管、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病, 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1]。高血压病病程长, 不易控制且难根治, 药物疗法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措施。现有的降压药能使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安全水平。但是, 在高血压人群中, 经治疗后血压正常率并不高, 其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因此, 了解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 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对策, 提高用药依从性, 有效地控制血压, 对于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155例

高血压患者, 患者神志清, 有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基本能自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血压测量方

法, 测量患者血压, 以WHO高血压为诊断标准。其中男81例, 女74例, 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48岁。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特点, 针对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由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责任护士完成。具体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指导 责任护士了解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后, 对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个案化健康知识宣教和指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包括高血压分级和相关危险因素等, 同时告知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坚持用药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 仍需继续用药, 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 对无症状者则更要细致地说明继续用药的重要性, 防止患者私自停药。责任护士要指导患者掌握有关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 并指导用药。让患者不仅了解药物的有效性、不良反应, 同时提供书面材料使其加深记忆, 配合治疗。嘱患者必须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预先告知患者所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避免患者在自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产生恐慌心理, 而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的后果[3-5]。告知患者如果根据自觉症状擅自增减药物、突然停药或忘记服药等不良用药习惯均可导致血压的波动, 诱发其他疾病, 造成对身体的重大危害。在病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及宣传。除了责任护士面对面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外, 还在病区定期开展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知识专题讲座、发放疾病知识彩色宣传单, 在病区明显处摆放和粘貼温馨、易懂的疾病知识宣传板报, 供住院患者及家属浏览观看。

1. 2. 2 其他相关的护理干预 ①责任护士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导患者逐步掌握高血压病基本知识, 有利于消除其陌生感、思想顾虑和误解, 增加治疗的信心, 提高患者健康信念。适当增加家属陪伴时间, 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接受医院环境, 配合用药治疗。②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容易漏服、错服药物, 责任护士除了按计划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外, 还为其提供用药记录卡, 每日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教会其记录服药时间并及时提醒, 让患者逐渐养成记录习惯, 避免漏服、错服情况的发生。③责任护士对经济困难的患者要特别关注, 了解其住院费用和患者心理状态, 与医生沟通选择价格低廉且疗效可靠的药物,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并与患者沟通配合治疗对疾病起到的积极作用, 患者的病情好转要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 讲解配合用药治疗成功病例,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告知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及更大的经济负担, 使患者和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必要时, 发动科室的医生护士为其“爱心捐助”, 帮助患者渡过难关。④改变日常不健康行为,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酒。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情绪激动诱发血压升高。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低盐低脂, 不宜过饱, 多食粗纤维食物[6, 7]。适当运动, 不宜过于剧烈, 避免诱发其他疾病。⑤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 出院后可以自行监测血压的波动情况。指导患者定期随访, 以便有效地控制血压, 并根据降压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⑥患者出院后, 责任护士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血压指标及用药情况。及时给予用药指导, 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8]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推荐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4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 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 是否曾停药。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 为完全遵医;4个问题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为“是”, 为部分遵医;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是”, 为完全不遵医。用药依从性=完全遵医/总例数×100%endprin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中完全遵医64例, 部分遵医10例, 完全不遵医5例, 用药依从性为81.0%;对照组患者完全遵医9例, 部分遵医37例, 完全不遵医30例, 用药依从性为11.8%,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健康教育指导及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据国外报道[9], 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副作用和掌握基本的药物知识, 对坚持药物治疗、提高依从性十分有益。以患者感受为核心基础的健康信念模式认为:患者若主观感受到采取遵医嘱服药行为将获得利益, 则采取依从性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0]。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并认真实施, 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之,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红, 崔华光. 15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的随访调查. 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3):224-226.

[2] 杨春娜.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雜志, 2010, 18(2):138-139.

[3] 王利华, 叶雪芳, 梁雁.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当代医学, 2012, 18(24):124-125.

[4] 李秀芬.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4):913.

[5] 潘广利, 梁翠华, 涂美琼.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 中国药业, 2012, 17(a01):160-161.

[6] 刘丽华.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5):123-124.

[7] 施秀玲, 牛燕华, 韩光香, 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5):46-48.

[8] 戴俊明, 卫志华, 张蓓燕, 等. 社区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6):253-255.

[9] Bittar N. Maintaining long-term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the role of improved compliance. Clinical Cardiology, 1995, 18(S3):12-16.

[10] 黎华, 张胜芝, 邢海燕.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情况调查. 护理学杂志, 2000, 15(11):693-694.

[收稿日期:2017-1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药依从性护理干预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社区多病种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效果研究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高血压界定范围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对策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