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突出程度对5α—还原酶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8-01-31郝俊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尿潴留抑制剂膀胱

郝俊峰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出(IPP)程度对5α-还原酶抑制剂的疗效影响。方法 140例BPH患者, 按照前列腺突出程度分为对照组(IPP<10 mm)和观察组

(IPP≥10 mm), 每组70例。两组均给予度他雄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SA)和最大尿流率(Qmax)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IPSS、PSA和Qma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列腺体积(TPV)和移行区体积(TZ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IP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P程度越大(≥10 mm), 5α-還原酶抑制剂的疗效越差, 会引起急性尿潴留或转为手术治疗, 可以将IPP程度作为评估患者选择药物还是手术治疗的重要指标, IPP高级别患者可以早期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 5α-还原酶抑制剂;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58

BPH属于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发生于男性患者, IPP程度<10 mm时为初级BPH, IPP≥10 mm时为高级BPH。初级BPH没有侵犯膀胱逼尿肌, 高级BPH影响逼尿肌功能, 造成膀胱出口显著梗阻[1]。通常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治疗BPH的重要方法。患者通过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后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尤其是急性尿潴留或者机械性梗阻加重, 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9月~

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BPH患者, 按照前列腺突出程度分为对照组(IPP<10 mm)

和观察组(IPP≥10 mm), 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7.89±8.4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43~69岁, 平均年龄(58.35±7.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膀胱内尿液达到100~200 ml时, 采用LOGIQT型B超(美国GE公司), 通过腹部对IPP进行测量, IPP是膀胱壁前列腺基底部(取正中矢状面)垂直于突入膀胱内前列腺尖部的距离[2]。询问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两组均给予度他雄胺治疗, 具体用药方法为:服用

1次/d, 5 mg/次, 连续用药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V、TZV、IPP、PSA、Qmax、IPSS水平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增生症状明显好转, 排尿正常;有效:增生症状有所改善, 排尿有所缓解;无效:增生症状未减轻, 排尿困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IPSS、PSA和Qmax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IPSS、PSA和Qma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V和TZ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IP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比较疗效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 有效54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 有效34例, 无效20例, 总有效率为71.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7, P<0.05)。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其中3例急性尿潴留, 1例转为外科手术;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 其中7例急性尿潴留,

3例转为外科手术,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 P<0.05)。

3 讨论

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治疗BPH的有效药物, 有研究表明, BPH患者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急性尿潴留或转为外科手术治疗。IPP程度是评价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的重要依据, 而且测量步骤方便、无损伤, 可操作性强。有研究表明[3-6], IPP程度能够看作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效果的一个预测因素, 且IPP≥10 mm的患者对5α-还原酶抑制剂的疗效较差, 引起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IPP高级别组(≥10 mm)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 治疗后急性尿潴留及转为外科手术率显著高于IPP低级别组(<10 mm)。对BPH患者, IPP可能成为一个评估患者选择接受药物治疗或者直接实施外科手术的有效指标。

5α-还原酶抑制剂进入人体后对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产生作用, 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增生。有研究结果表明, IPP程度不同所含有的基质细胞百分比不同, IPP程度越高, 含有的基质细胞比例就越低, 最低可达22.0%[7-9]。IPP高级别患者因为基质细胞比例较低, 接受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越差。IPP程度越高的BPH患者, 度他雄胺疗效越

差[10]。

综上所述, IPP程度越大(≥10 mm), 5α-还原酶抑制剂的疗效越差, 会引起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可以将IPP程度作为评估患者选择药物还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IPP高级别患者可以早期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瞿根义, 李晓东, 许宁, 等.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对度他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的影响.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2):169-172.

[2] 龚云, 王明秀, 黄玉珠.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9):2570-2572.

[3] 杨勇军.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 21(7):567-570.

[4] 袁萱, 肖二龙, 李涛, 等.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的预防作用.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12):1-2.

[5] 吴海涵, 翁志梁, 李湘斌, 等. 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7, 21(3):44-46.

[6] 庞然, 卢建新. 5α还原酶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4):362-365.

[7] 齐军.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癌诊断标记PSA的影响. 内蒙古大学, 2014.

[8] 梁春, 洪立生, 宋静. 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 2007, 13(4):443-445.

[9] 李银凤, 齐飞波, 王英刚, 等. 坦索罗辛与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比观察. 新疆医学, 2009, 39(11):78-80.

[10] 徐州. 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1):23-24.

[收稿日期:2017-1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潴留抑制剂膀胱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发的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4个进口PD-1/PD-L1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膀胱憩室病例报告1例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