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30张文平

考试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张文平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并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课件制作;生物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本人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困惑,以下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和建议,与同行商榷。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化微观为宏观

生物学科涉及很多细胞水平上的研究,甚至是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比较微观,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且不能展现动态过程,而且条件也不允许,制作动画就可化微观为宏观,清楚展现其过程,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 化快速为慢递

一些生物学现象非常快速,学生也不易观察。例如,“DNA的复制”和“有丝分裂”,DNA复制速度很快,有丝分裂的过程也很复杂,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具体过程,还可以分步展示,化快速为慢速。

(三) 化抽象为具体

一些生物学现象非常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但又是学习重难点。例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中,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展现,化抽象为具体,就能很好地突破重难点。

(四) 化繁琐为简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但有些实验步骤较多、原理较复杂;有些实验由于条件所限,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些实验由于用到有毒试剂,需要高温加热等,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植物组织培养和DNA 的粗提取及鉴定等实验就存在这些问题,但我们可以先将教师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和实验的结果拍摄下来给学生观看,在一些重要的和易错的步骤时多次暂停讲解、重播,这样不仅使学生清晰地明确各项操作,并且对重点环节了然于胸。

二、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不该只为做秀、装门面

很多教师平时教学还是老一套,一支粉笔一张嘴,到了公开亮相时则搬出了多媒体,临时报佛脚,现炒现卖;或者请人捉刀制作,自己当一把操盘手,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为作秀给别人看,并没真正从生物学科的实际出发,那成效就自然可知了。

(二) 避免使用过滥

有人认为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是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体现;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教学效果,所以很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频繁使用,在课堂上演示事先制作的异常精美、容量极大的课件,整堂课几乎全成为了多媒体的演示平台,形成了“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学生跟着转”的现象,起初学生也心醉神迷,之后就没有了从前的激情,习以为常。所以不分内容、课型,无视学情,一味滥用多媒体,忽视了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差异性,就会造成学生的倦怠性。

(三) 多媒体不是中心,应注意辅助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尤·康·巴班斯基所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控制。”信息化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过程中其中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还有很多教学手段可供选择,不能有“以电脑为中心”的思想,要针对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教学手段,以免误导我们的教师,导致教学的失败。

(四) 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辅助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情境教学。但有些教师的课件,讲课的所有内容都在课件中,所以上课时,教师不停地按鼠标,学生不停地看,师生都疲于应付,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索然无味,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直接交流,课堂气氛较沉闷。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情感交流的对象也是学生,而不是计算机。

(五) 避免花里胡哨,画蛇添足

有些课件中课前放音乐,开始时欢迎,回答正确时鼓掌,答错时显示出流泪表情,结束时再见等等。这样的课件花里胡哨,粗制滥造,喧宾夺主,实质上是画蛇添足,不仅没有起到优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另外一张幻灯片上不要有大篇幅的文字,字号要尽可能的大,字体要清晰美观,注意色彩搭配,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视力负担,极易引起学生疲劳和产生厌恶情绪。

(六) 課件制作要突出重点,具有良好交互性

课件制作不必胡子眉毛一把抓,把教学的所有内容都设计到课件中去,因为有时课堂上真正有用的也不过是几个突破难点的模拟动画。另外课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要随时能方便地进入到需要的“板块”中去,要能方便地控制动画的“播放”与“暂停”,如有必要,还要能实现单步播放,例如,学习减数分裂时,学生不仅要了解整个过程的特征,还要知道每一具体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因此,不仅需要连续播放,还要能单步播放,根据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 资源共享,避免千篇一律

传统教学只要一个教案,一张嘴,一支粉笔即可,如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的备课工作量骤增,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资源共享。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和充分运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采用“拿来主义”,同时提倡集体合作备课,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同时也要注意资源共享的同时,避免千篇一律,放大了集体备课的同一性,忽视了二次备课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无穷的魅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喧宾夺主就会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松.有关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EB/OL].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无生上课,此处无“生”胜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