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民生的视角改进创新会议新闻

2018-01-30唐庆

记者摇篮 2018年1期
关键词:改进民生

唐庆

【摘 要】会议新闻是指专门报道会议、反映会议情况的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会议新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广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从民生角度出发,就如何改进创新新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议新闻 民生 改进

会议新闻长期以来,由于受“文山会海”的影响,一些媒体的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空洞乏味、形式老套不变、语言陈词滥调,读者不爱看、不爱听,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地市级党报要保持影响力,吸引受众,就必须改进和创新会议报道,利用会议上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第一手线索,进行补充采访,让会议新闻鲜活起来,吸引广大的公众关注。

一、深入现场采访,认真筛选有价值的材料

开会,是极平常的事,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会,一个会往往涉及很多方面,要解决很多问题,什么样的会议值得报道?要考虑这些问题,必须从会议内容是否有新闻价值。

从这些方面筛选出报道的内容。一是各种类型的会议的任务和性质不同,有的是部门、单位工作总结会,有的是政府新闻发布会,有的是重大活动的会议,应该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考虑宣传的需要,权衡轻重、掌握主次。二是要抓住会议提出解决的主要问题,选取对当前的指导作用的精华部分。三是寻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发挥记者的特长,认真捕捉会上的细节和材料上的背景资料,充实到新闻中。比如,2015年8月19日,记者参加了州政协联系爱心企业资助我州贫困学生的学生座谈会,会议只有短短的1个多小时,为了写好报道,及时与爱心企业和州政协联系相关材料和背景资料,对受助者进行电话采访,采写了《州政协联系爱心企业资助我州贫困大学生》,在2015年8月21日《团结报》一版发表,并详细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州政协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各界,开展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得到了长沙景鹏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8年来共募集善款260.8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05人次,在社会上掀起爱心助学的热潮。

二、创新会议报道,跳出会议写新闻

我们认为会议报道不仅仅是简单报道,而是要认真地将会议精神分析、消化,凭借新闻敏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事实构思新闻,按新闻价值大小排列。写会议新闻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老套形式,根据会议的内容,灵活多样地把会议新闻写得生动活泼。

要使会议新闻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记者还必须以事实为主,以会议为背景,抓住新闻事实作突出处理,会议只作背景衬托或新闻根据予以衬托。2013年9月25日,记者从湘西自治州文明交通安全大整治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我州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大整治专项行动,出台新规处理过去交通违法行为,并对摩托车“上户”总费用不超过95元的便民措施等,从材料和领导讲话中,认真筛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抓住新闻3个要点,又进行深度采访,采写了《我州通报文明交通安全大整治专项行动情况》《我州出新规处理过去交通违法行为》《我州摩托车“上户”便民利民“上户”总费用不超过95元》3条稿件,分别在9月27日、9月28日、9月29日的《团结报》上发表,仅把会议作为新闻的根据一笔带过,主要写交通整治的情况,如何处理我州过去的交通违法行为和摩托车“上户”便民措施等,通过通俗的语言,及时将信息传播到受众,增强了受众的可读性和关注度。

三、要用民生的角度,报道有价值新闻

会议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板块。报纸媒体如何让会议报道更加亲民?就是要以受众的新闻诉求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接近與受众间的心理距离,用亲民的语言和民生的视角讲解深奥的政策方针,把政治话语变成老百姓通俗语言,让政策新闻“软”下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眼球的目的。

以2016年湘西自治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例,会前《团结报》开设了《戮力奋进、精彩历程 向党代会报告》,并组织10名记者对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州在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旅游文化、现代农业园、林业生态、同建同治、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重点报道,使报道更新颖,更贴近生活。会中对党代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开辟了《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并用4个专版分别对龙山精准扶贫、永顺生态文化旅游脱贫工程、泸溪推进驻村帮扶、保靖推进“六大工程”典型进行报道,会后对党代会工作报告进行了全文刊发,并对群众所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提高新闻的“民生温度”,深受受众的好评。

四、要化整为零,抓好会议“副业”

在对重大会议和新闻价值比较多的会议进行报道时,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会议所讨论的内容和作出的决议概括出来,逐一发消息,不必面面俱到,比如在党代会、人代会等会议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媒体已开始用这种方式,把领导的讲话、会议的议题,用短新闻的形式一个一个发单篇稿,既及时又明确,版面也活,内容突出新闻事实,不受会议的框框限制。

有新闻敏感性的记者,要认真浏览会议的相关材料,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利用会后的时间进行采访,进一步获取信息,利用鲜活生动的描述性语言,典型的细节,拉近受众与会议新闻的距离。2017年9月21日,记者参加州政协召开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了解到,近年来,我州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记者除了采写会议新闻外,还认真收集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资料,然后利用会后对州商务局和龙山县脐橙电商大户进行了采访,由于细节抓得准,采写了《我州“互联网+电商”助力精准脱贫》在10月10日《团结报》一版刊发,收到了一定良好的宣传效果。

记者要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会议新闻,要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善于从会议材料和现场捕捉到新闻的亮点,从百姓关心的民生角度去思考,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学会在无味的会议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出鲜活的新闻。在写作上必须跳出传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不使用官话、空话、套话,用老百姓感兴趣的新闻语言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团结报社)

【参考文献】

[1]张瑞馨. 会议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J]. 才智,2016,(36):230;[2]李春雨. 会议新闻受众分析——基于公众受众的研究视角[J]. 学术交流,2016,(04):205-209;[3]张洁. 新媒体环境下会议新闻报道革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民生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