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跨界”的意义

2018-01-30张昕

记者摇篮 2018年1期
关键词:品牌跨界影响力

张昕

【摘 要】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将文字记者推上了舞台,其意义是重要的,其一是扩大了辽宁日报策划的影响力,其二是记者在“跨界”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在全媒体时代,利用各种平台扩大报道影响力,打造全能型记者,有助于提升媒体特别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好记者讲好故事 跨界 品牌 影响力

文字记者走上舞台

今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在北京举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层层选拔推荐的140名记者参加比赛,其中42人进入选拔赛决赛。记者们用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新闻人积极践行“四向四做”要求,认真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的精神风貌。

今年是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开展的第四年。去年,本报记者高爽以《我们的长征路》为题参与活动,一路过关斩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三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中压轴出场,获得“最佳选手”称号。今年,笔者又以《咱们工人有力量》为题参与活动,进入全国42强,获“优胜选手”称号。两位记者连续两年“跨界”,为扩大辽宁日报大型新闻策划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比赛结束后,笔者感到受益匪浅。在全媒体时代,文字记者不能只局限于出现在文字中,也要尝试走出去,尝试更多形式的“跨界”,掌握更多新本领,这也是推动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

从动笔到动口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是一种“学问”。既然是学问,就有很多技巧存在。对习惯于动笔的文字记者来说,演讲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如何在日常报道中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演讲的主题,如何在舞台上克服紧张情绪,这些都是文字记者需要付出努力学习的。但对于文字记者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真实、自然。作为一线记者,我们所讲述的都是亲身经历。很多细节通过我们动情的讲述,再配上背景PPT中我们出镜的采访照片和视频,更能打动观众。这一优势在巡讲与听众交流的过程中都凸显出来。

众多故事中该如何取舍?以去年高爽的演讲为例,其内容围绕《铁纪·铁流》展开,从历时近半年的采访过程中精选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是:

“武汉大学绚烂的樱花树下,我们又听到了这样的故事:大革命时期,5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被捕了。其实,只要她们在所谓的悔过书上按个手印就可以获得自由,但她们却没有。5个女孩子全部被杀害了,其中最年长的只有26岁,牺牲时已经怀有身孕。而我们当中最年轻的记者晓丽也是这个年纪,也在准备当妈妈。她听完故事后沉默了很久,然后突然问:你们说,她有没有想过为了孩子妥协呢?这个问题让我们激烈地讨论起来:她们为什么这么勇敢?红岩纪念馆厉华老师的回答结束了我们的争论。他说:这5个女孩的事并不是个别的。红岩烈士中也有这样的党员,并不掌握多少党的机密,保住性命再容易不过了,根本不需要出卖同志,只要写个退党的声明就行。可这些年轻人,就是因为不妥协献出了生命。”

这些小细节,在真诚的口语表达中将高爽的演讲推向高潮,也丰富了《铁纪·铁流》的报道内容。

再比如笔者的演讲《咱们工人有力量》选取了大型新聞策划《两地书》中的三封书信故事,并融入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沈阳人,从小就住在沈阳铁西区,那里遍布着众多大型国有企业,被称为新中国的装备部。小时候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看到一群群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夹着饭盒去上班的工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后来,一个又一个国企衰落了,我眼看着我的那些当工人的亲戚下岗后生活艰难。也眼看着他们在艰难中咬牙坚持,从头再来。他们成了我始终挥之不去的牵挂。而这份牵挂,在我的很多新闻同事心里也同样存在。”

笔者将个人成长史与辽宁工业发展史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述,这些不能放在报道中的语言,在舞台上成为亮点,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

从打造品牌到IP开发

辽宁日报大型新闻策划主创人员连续两年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上取得佳绩,其外延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近年来,我们尝试用各种方式扩大策划报道影响力。进入全媒体时代,平台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丰富,比如举办辩论赛、公开课、研讨会、读者见面会,出版图书、制作视频节目等等。这些尝试为辽宁日报的策划品牌创造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参加演讲比赛也是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之一,其作用有二:一是扩大了辽宁日报策划的影响力,让更多读者对辽宁日报及其新闻产品有了更多了解;二是记者在“跨界”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可以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演讲的经验。

总之,记者的“跨界”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在全媒体时代,拥有更多全能型记者,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辽宁日报新闻策划已经具有IP 开发的条件和可能性,所以未来还有更多需要做的、可以做的。尤其是影视化等方面,策划报道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剪辑,与文字报道同时出现,一定会更全面、立体展示辽宁日报的策划报道。然而,影视作品的制作就更需要有熟悉舞台和镜头的全能型记者,因此,全媒体时代,需要文字记者的“跨界”。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牌跨界影响力
跨界
跨界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