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化铜矿石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2018-01-30朱建凤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7期
关键词:铜精矿收剂精矿

朱建凤

(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选矿厂,安徽 滁州 239000)

铜资源在保障我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铜矿石被开采的地方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具有高开发研究价值的硫化铜矿石。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是硫化铜矿石中最重要的几种矿石,硫化铜矿石中除过含有有铜元素和硫元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如金,铁,钼,银等元素),因此,这些有益元素可以提高硫化铜矿石的使用效率,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提高对硫化铜矿石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推动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

1 浮选工艺

1.1 快速、分步优先浮选工艺

在浮选工艺中,不断加深对“快收、早收”的理解,推动我国快速、分步优先浮选工艺的发展速度。杨昌龙在进行快速浮选选矿工艺研究的过程中,采用铜半优先—铜硫混浮—铜硫分离的快速浮选工艺对安徽庐江龙桥矿铜硫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其试验结果的指标比较理想,还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不稳定和矿石性质变化导致的产品指标波动大的问题,也是我国在铜快速浮选,早收多收工艺中比较成功的案例;王洪忠等人在邹平铜矿上的研究发现,改变快速浮选流程结构可以使用重浮联合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还结合了浮选药剂的相关工艺,提高了钼精矿,铜精矿中的各项指标,使得银的总回收率提高五个点以上,同时金的总回收率提高了十个点以上。

西德兴铜矿对选矿的过程中也选用了分步优先浮选工艺:采用选择性捕收剂对磨矿产品中的矿石进行浮选,对已经充分解离的铜金矿物进行优先处理,最后在低碱度的环境下对铜矿石进行两次精选,这样得到的铜精矿才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八左右,然后在采用捕收能力强的药剂把尾矿中混浮铜硫快速浮选出来,然后研磨分配铜和硫后。这一技术的应用使使铜精矿中的铜品位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四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同时钼的回收率也从百分之五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1.2 铜多金属矿石的经典浮选工艺

在我国对处理单个硫化铜矿的数量相对较少,在铜矿石中普遍存在着有色金属和许多罕见的元素(比如铜矿中的金,银,铅和锌等元素),所以在硫化铜浮选过程中,应该注意硫化铜矿中伴生有价成分的提取。从目前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来看,混浮再分离工艺,优先浮选工艺,优先与混浮相组合工艺是硫化铜浮选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

在试验过程中胡海洋等人对某含金铜硫矿石中的选矿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浮选过程的工艺比混合浮选工艺指数高,且在采用优先浮选工艺的流程和工序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叶岳华等人在对铜铅分离,铜铅浮选尾矿选锌原则流程中采用了优先混合浮工艺对其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获得了百分之二十点一二的铜品位,百分之七十二点四二为铜精矿中铜回收率,里面的含金为79.27克每吨、百分之四十点六一是金精矿中金回收率、银的含量为3488.93克每吨、百分之四十一点七三为银精矿中银回收率;百分之五十点二六为铅品位、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九为铅精矿中铅回收率、铅品味中含金量为28.46克每吨、27.29%为金精矿中金回收率、铅品位中银含量为1720.75克每吨、38.53%是银回收率;百分之五十一点二为锌品位、83.64%是锌精矿中锌的回收率。

2 浮选药剂

2.1 捕收剂

从我国硫化铜处理工艺来看,最常用的黄药和黑药捕收剂还是硫化铜浮选工艺最常用的,但是黄药和黑药成分中含有刺鼻性的臭味,同时还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近年来已开发出许多新型高效硫化矿物捕收剂,可用来替代黄药和黑药。新型无臭硫化矿浮选捕收剂PL411是王代军等人在研制中发现的,利用该捕收剂在某磁选铁尾矿中进行试验,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到22.13%时铜品味含量,在铜精矿中81.88%是铜的回收率;同时还发现了45.69%使硫品味的含量,81.34%是硫精矿各种硫的回收率;关传青等人在研究发现了取代原工艺中的黄药和2号油的无毒无异味新型L系列捕收剂,在龙桥含铜高硫磁铁矿石进行了试验,并从试验的结果看到铜精矿铜回收率提高了十三点五七个百分点,不仅减少浮选化学品对工厂周围环境的污染,还为我国创造出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药和黑药都是硫化矿物浮选中最常用的捕收剂,而自身的刺激性气味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抑制剂

随着铜矿石处理难度的增加,抑制剂的地位和作用在硫化铜浮选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浮选实践中应用了许多新型的抑制剂和抑制剂组合。江西理工大学研制出一种低碱度条件下铜硫分离的高效抑制剂,即DT系列药剂,它在提高铜精矿的铜品位,铜回收率,强化稀贵金属回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周源等人采用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的流程对某铜硫矿石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用DT-4#抑制剂代替大部分石灰,完成了在pH=8条件下的铜硫分离,并从完成的结果可以看到23.45%是铜品位的获得率、90.38%是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44.67%是硫品位的获得率、91.63%是硫精矿中硫的回收率;在铜硫分离过程中采用新型的三羧基甲基,二硫代碳酸钠作为抑制剂;熊道玲等人在研究过程中选用黄铁矿和黄铜矿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结果显示,当pH为9-12之间时,抑制剂浓度为2.4×10-3摩尔每升时,铜硫的分离效果是最好的。Yn是由美国公司开发的小分子抑制剂,叶雪均等人对锌矿物的抑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以硫酸锌+亚硫酸钠抑制剂为对照组,对广西某难选铜锌矿石进行研究,在试验中发现,使用Yn作为抑制剂可使铜精矿中的铜含量提高4.59%,铜回收率提高8.83%,锌含量降低了2.61%。

在硫化铜矿石日益减少的今天,应不断优化硫化铜矿石浮选工艺,提高硫化铜矿石的捕收剂功能和捕收能力,推动铜硫的有效分离。

[1]张晓峰.新疆某含石墨高钙次生硫化铜矿石选矿试验[J].金属矿山,2018

[2]陈水波.某细—微细粒嵌布的硫化铜矿石浮选试验[J].金属矿山,2017(11):83-86.

[3]王浩林,王礼平,王强强,余新阳.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进展[J].金属矿山,2017(11):116-121.

猜你喜欢

铜精矿收剂精矿
生物质烘干钛精矿对其酸解性能的影响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铜精矿中降低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研究
影响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
提高某选矿厂铜精矿品位的优化试验
钨矿浮选捕收剂研究现状及新药剂的制备与工业应用
非洲某铜钴精矿焙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