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研究

2018-01-29李茸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李茸

摘 要:大气污染物具有扩散快、污染广的特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受到地区自然条件、能源结构以交通情况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污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36-0137-03

Abstract: Air polluta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diffusion and extensive pollution, the extent of air pollution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region's natural conditions, energy structure and traffic conditions. In this contex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cause air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rovide cert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ure technology;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1 概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及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2013年起我国各地频发雾霾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污染问题首次成为全国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2016年年末北京地区发现耐药菌体,人类的抗生素已经对这种细菌毫无对策,几个月后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严重污染,再加上各地原本累计的污染导致多个地区都达到重度以上污染水平,北京的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全部临时停课,此次污染将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首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的治理也成为现阶段我们亟待研究探索的课题。

2 大气污染的相关概述

大氣污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发生,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间我国乃至全世界同大气污染的斗争工作从未间歇,然而不得不承认几十年间获得的效果较不明显,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愈演愈烈的形式,近年来我国各地雾霾现象严重很多城市变成了“霾都”,空气的污染不但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各部门都更加重视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因此在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天平中,政府一般更偏向经济发展一边,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碍生态环境的现象态度较为宽容,这导致了我国空气环境多年来久治不愈。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的传统工业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迎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社会时期,生态文明是现阶段社会文明的标志,它意味着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现阶段社会大众对改善地球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2.1 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在人们思想观念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工业污染因素,工业生产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过去几十年各地区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和手段都是针对工业生产进行制定的,但事实上大气污染是较为复杂的,可以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因素也各种各样,想要仅仅靠控制工业污染源就缓解甚至治理大气污染基本是做不到的。为了谈论这一问题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大气污染的成因以及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2.1.1 大气污染的成因

第一,固定污染源。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煤炭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常年应用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制造中,通过查阅历年统计年鉴得知,我国煤炭燃烧量在世界上排在靠前的位置,且在我国煤炭连续多年成为我国能源消耗最多的能源,煤炭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中固定污染源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改变的是现阶段甚至未来一定时间内,煤炭将一直是我国主要能源,也就是说在未来煤炭产生的固定污染还一直会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据统计,2017年煤炭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我国大气污染的八成,我们知道煤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气体,同时煤炭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我国学者多年试验研究得出结论平均一公斤正常燃烧的煤炭会产生7g左右的PM2.5,由于发展需要我国当前煤炭燃烧量过大,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此外,我国农村大量燃烧秸秆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对于秸秆等农作物废料仍采取传统的直接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类植物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和颗粒物,这些都会加剧空气的污染程度,因此我们在重视整治城市空气污染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农村的废弃农作物燃烧产生的污染,达到和谐有效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第二,移动污染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取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当前汽车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空气造成了不小的负担,我们知道各种机动车燃烧之后都会产生CO、HC和NOx,这些气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也是城市雾霾的主要成因。在我国多个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越发达的城市其机动车尾气越重,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越严重,另外相对于上文提到的固定污染源来说,移动污染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随机性,数据统计起来较为复杂,进行治理也更为困难,因此如果想要有效的治理大气污染,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第三,区域污染。建国以来我国各省市都竞相推动城市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不同,所具备的资源能源也有所差异,导致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发展情况参差不齐,东南沿海地区已经率先进入小康生活,但是西北地区还较为贫困。在这种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地区遭遇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例如北上广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各类污染急剧上升形成区域污染,而且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空气的流通能力相对较差,空气污染在短时间内又很难流通分散,这就形成了高污染又难治理的恶性循环,因此区域污染也是我国治理大气环境的重中之重。

2.1.2 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主要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导致气候环境异常。

首先,大气污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空气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人类在生活中直接接触空气环境,空气中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通过呼吸系统会进入人体各大器官,久而久之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当大气中有毒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还会造成人们发生空气中毒现象,根据相关研究总结,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如下:(1)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人体视距降低、各类眼科疾病和呼吸道疾病;(2)空气中的硫化氢会导致人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衰弱;(3)氮氧化物会导致人们发生支气管炎、气管炎和一些肺部疾病;(4)空气中的粉尘会导致人体发生慢性气管炎;(5)光化学烟雾会导致眼睛红肿和肺水肿;(6)碳氢化合物会对人类的皮肤和肝脏造成损害,同时碳氢化合物也是主要的致癌污染;(7)一氧化碳会导致头晕、贫血、心肌损伤、神经系统麻痹以及呼吸困难。

其次,大气污染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氟化物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当空气中这些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進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当空气中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时甚至可以使植物中毒死亡。另外大气污染会形成酸雨,一方面酸雨会对植物表面和根系造成腐蚀,另一方面酸雨会改变土壤环境导致土壤中微生物减少影响土壤肥力,最终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

最后,大气污染会对四季气候造成影响,导致气候环境异常。具体说来包括酸雨、城市的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温不正常,局部大雪大雨等。对于大气污染造成气候影响这方面我想说的是,大气污染已经不仅仅是导致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气候发生改变,而是已经成为全球效应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明显,温室效应在多个国家已经出现,大气污染应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共同问题。

2.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发展和策略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可以分别从时间方面和内容方面进行划分:

首先按照时间方面进行划分可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大气污染防治的起步阶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颁布了工业三废标准,这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端和起步;(2)大气污染防治的控制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局部地区出现酸雨现象,因此这个阶段我国以治理二氧化硫和主要的颗粒污染物为主要目的;(3)进入二十一世纪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区域联防连控阶段,在这一阶段空气污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污染不再是固定不动的了,污染源产生了变动,成为了移动中的污染源;(4)最后2010年到现在我国进入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阶段。

其次,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我国大气的防治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的制定,我国最早的有关空气污染的法律在1956年制定,由于当时空气质量普遍较高,因此当时的大气污染主要指的是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危险的污染,直到1987年我国正式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2)能源结构的制定,我国的大气污染与我国能源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是产煤和用煤的大国,煤能源的消耗在能源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尘、二氧化碳以及PM2.5等,这些污染的形成都与煤炭的燃烧有关。现阶段虽然我国能源使用结构不十分合理,但是新能源开发上我国处于领先的位置。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对沼气进行利用,但是由于人员不足以及政府的不重视导致沼气能源等新能源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能源的使用也从过去传统的煤炭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水能等。我国对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较晚,进入新世纪之后才开始对水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开始利用,另外这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主要用来进行电厂发电,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在未来的规划中,努力扩大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重中之重。(3)生产生活方式,在过去我国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污染行业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我国污染防治水平又较为落后因此那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空气污染问题逐渐得到国民的关注,我国也逐渐转变了原有大力发展工业的经济建设方式,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取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我国道路上机动车数量剧增,大量机动车的出现在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加剧了大气的污染程度,因此近年来国家不断号召并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控制人们使用机动车的天数,鼓励人们出行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地铁。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3.1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

首先,要想有效的防治大气污染就必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地区主要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种类,排放量、空间分布做一个全方面的调查,并根据研究数据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污染防治规划方案。例如工业生产区域应该建在城市的下风口,工业生产区与人们的居住生活区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其次,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上文已经论述到我国的主要能源就是煤炭能源,煤炭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因此如果想从根本上缓解大气污染问题就应该从能源结构根本上进行改革创新,例如开发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第三,采取区域集中供热的方式取暖。如果每家每户都自行燃烧取暖,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未燃烧完全的颗粒物,这是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如果发展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取暖,修建大型的热电厂,一方面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供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最后,种树造林绿化环境。种树造林也是控制大气污染优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方式,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是天然的过滤器,因此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应该多种植绿色植物,使空气不断得到净化。

3.2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主要是燃料在进行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通常情况下将颗粒污染物分为粉尘污染、烟雾污染等。祛除空气中颗粒悬浮物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干法祛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污染物有自身的质量,那么就可以利用他们自身的重力和离心力,使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沉降脱离。(2)湿法祛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问题,这种方法是用水或者一些液体将颗粒进行湿润处理然后进行颗粒除尘的方式。(3)过滤法祛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这是一种将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有害气体通过很多过滤料,从而留下了颗粒污染物。

4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完善

4.1 健全机制

4.1.1 平衡大气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统一的,最终目标是相一致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有效的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尤其是大气环境,大气污染让人们失去了身体健康,这是用物质财富无法弥补的,因此改善空氣环境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成为现阶段的首要目标。

4.1.2 增加地方性防治制度的可操作性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在进行空气环境防治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实施。现阶段如果我国从全国范围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规章和流程,那么落实到地方政府就很有可能出现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这样制度的可操作性就会很低。因此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时候应该根据各地域自身的发展特色进行单独定制,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自己情况的防治制度。这样一方面考虑到了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显现出了公平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内操作的可行性。

4.2 保障生态利益

4.2.1 促进企业的绿色经营

企业的绿色经营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觉性去完成,而应该适时的给与企业一定的刺激,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违法排污企业不但要缴纳罚金还有可能面临停业整顿的风险。具体来说,第一如果企业违法排污在缴纳罚金之后还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在媒体上公布企业的名称;第二,应该取消罚款上限制度,加大违法成本。对于排污超标的企业限期内责令整改,提高企业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建立环保资金在环境保护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优惠补贴活动。对于防污治污发展较好的企业应该给与一定的鼓励增强企业的自信心。

4.2.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公众既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护的主要参与者,公众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就应该积极的引导大众参与进来,首先可以对生态环境教育进行宣传和传播,使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应该完善我国环保教育体系,将环保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第三,可以鼓励人们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取代传统生活方式,例如倡导使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减少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纪峰.试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式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4(6).

[2]刘志标.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2).

[3]黄少华.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与对策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6).

[4]刘澈.浅谈大气污染原因与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8(4).

[5]杨薇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策措施浅谈[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