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女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创新与实践

2018-01-29弋鹏吴洛婵

科教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

弋鹏+吴洛婵

摘 要 眾所周知,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在明显程度上差于男性。本篇文章笔者从工科类女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入手,进而深入分析工科类女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女工程师俱乐部的实践经验,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工科类女生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工科类女生 就业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76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 employment of technical female undergraduates is obviously worse than that of me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henomenon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engineering girls, and then analyzes in depth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so as to combine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female engineers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o find a solution suitable for female engineering students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female engineering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1 工科类女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对工科大学女生专业承诺现状调查与分析表明,由于求职市场隐性的歧视,职场前景暗淡,使得很多工科女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降低,因此不少工科女生在择业时,会主动放弃所学专业或者寻求不对口的岗位,例如转向经济、教育、内勤等方向;此外,在于一些工程师岗位上,女生的发展前景,升职加薪也明显弱于男生,从而导致国家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投入无法产生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大量对工科女生就业困难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理论的探讨和政策呼吁,较少关注工科女生心理诉求、如何克服劣势和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2 工科类女生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2.1 社会类因素

2.1.1 中国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无疑男性在社会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人应该要以家庭为重,主要强调女人的温柔、贤惠、顾家。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女人应该要顾家的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观念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今时代,女性和男性一样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都具备相对专业的技术、技能,然而在就业中两者往往不能获得同等的机会。具体到工科类中,女性的劣势尤为凸显。

2.1.2 市场经济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继而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正是在这样的原则的指导下,企业往往会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根本途径在于人。相比工科类男性,女性往往需要结婚生子,而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孕期的反应、生子的产假等等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对于工科类女性的录用。

2.1.3 相关法律

对于女性的就业问题,我国法律法规一直以来就很重视。从宪法到相关专门法律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例如,规定女性与男性具有同等的劳动权益,女性与男性同工同酬。虽然法律具有强制性,然后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却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例如,法律明确规定女性与男性具有同等的劳动权益,但如果企业不给予女性这样的权益,如何处罚?往往缺乏具体的措施。这也就使得这些法律法规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从而使得女性真正能够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2.2 高校因素

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每年不断递增的毕业生数量,使得工科类女性的就业数量也逐步增加,从而使得本身就面临较少的工作岗位的工科类女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此外,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往往都是重视理论的学习,对于实践往往缺乏相关的重视。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是不能够真正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往往会使得这些知识成为纸上谈兵。在目前本科的工科类教育中,我国高校往往安排的实验较小,使得学生往往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即使实践了,由于时间 的匆忙以及自身准备的不充分,往往也会使得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之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男生的动手能力往往强于女性,这也就会使得工科类的相关就业岗位会向男性倾斜。

2.3 学生自身的因素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我国工科类女性对于自身往往认为自身动手能力不如男性,从而使得其在面对工作的竞争时会底气不足。加之很多工科类女性往往认为自己在就业后往往会以家庭为重,这也就使得工科类女性往往不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甚至可能会为了家庭牺牲自身的事业。本身就难就业,加之上述因素,往往使得工科类女性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 工科类女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创新与实践

3.1 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作为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自2013年成为我国首批“2011计划”高校后,大力推进我校在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建立了与我省支柱产业中各大重点企业的多种合作方式,着力构筑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力求综合改革特区,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endprint

3.2 南京工业大学相关实践及创新

3.2.1 成立魅力女工程师俱乐部

面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南京工业大学于2015年4月正式成立 江苏首个“魅力女工程师俱乐部”。作为江苏省首个注重工科女生就业的特色项目,旨在搭建工科高校与各大重点企业的联合平台,做到校企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深入合作,实现高校人才向企业输送的无缝对接。因此本项目不单面向俱乐部成员,项目中就业指导类课程也面向我校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在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方面的能力,在其职业规划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

项目开展以来,联合普莱克斯、PPG、陶氏化学、中石油等公司对我校工科女大学生进行选拔和培养工作,使项目具备“职场化”与“精英化”的鲜明特色,不仅可对在校工科女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提升、个性魅力塑造、精英素质擢升和职业发展导航,为女大学生提供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平台,也是我校作为首批“2011计划”高校坚持全面开放原则,真正打破身份等级壁垒,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步。

项目成立得到了中国教育网、扬子晚报、龙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十多家媒体的刊发转载和大力推广,既扩大了我校“魅力女工程师俱乐部”的影响,也增强了社会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项目自成立以来,共举办了多场讲座,涉及职业规划、职场交际、提高情商、实用文书写、成功面试等诸多方面,结合毕业生就业季的流程予以安排课程,同时也穿插进行了多类有助于俱乐部成员增进交流的趣味活动,获得俱乐部成员的一致好评,并于2015年暑期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职业见习,了解企业文化,寻找企业中自己感兴趣的职务部门。还有女性职场法律常识、形体训练、商务礼仪等一系列实用而提升女生生活质量的课程。

除了講座之外,俱乐部还联合普莱克斯公司、杜邦公司、Chemour科慕化学、中石油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举办职业见习活动。以大规模的形式组织专业实习,让成员参与职场历练,意识到自身与职业要求的差异,学会自我管理、规划目标,消除前行道路上遇到的疑惑。目前第一期俱乐部已经顺利结业,所有学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毕业班的学员除了保送研究生、考研之外,大多已顺利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2.2 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南京工业大学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调查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培养情况,从学习成绩、学术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外语学习能力、就业准备情况八个方面(共21题)进行衡量与调查。

问卷共发放315份,收回31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99%。调查对象为2015届理工科女本科毕业生,专业涵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等十四个类别。从受访对象的个人情况调查来看,在大学期间获得较好成绩,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培养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比例还很少,且并没有积极认真地为自己的就业准备过求职计划。因此,从数据显示来看,目前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界因素外,自身素质的相对缺乏也对其就业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针对上述前期调查结果及社会现象,面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校特于2014年7月立项,2015年4月正式成立了江苏首个女工程师俱乐部,并联合普莱克斯、PPG、陶氏化学、中石油等公司对我校工科女大学生进行选拔和培养工作,不仅旨在对在校工科女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提升、个性魅力塑造、精英素质擢升和职业发展导航,为女大学生提供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平台。作为江苏省首个注重工科女生就业的特色项目,旨在搭建工科高校与各大重点企业的联合平台,做到企业与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深入合作,实现高校人才向企业输送的无缝对接。因此本项目不单面向俱乐部成员,项目中就业指导类课程也面向我校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在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方面的能力,在其职业规划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同时项目成立也得到了中国教育网、扬子晚报、龙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十多家媒体的刊发和转载,既扩大了我校“魅力女工程师俱乐部”的影响,也增强了社会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

此俱乐部的运营与实践更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对象与实践创新基础。为了深入了解俱乐部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工作情况和评价,检验俱乐部实战结果,进一步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也为高校工科类女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能力创新提供决策依据,特进行回访。对于俱乐部上季度毕业并就业的成员,后续采用回访调查方法总结分析工科女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宏雷.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2).

[2] 杨琴.新形势下实践创业教育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J].教育论丛,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