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 闻

2018-01-29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江苏省农户

◆九部门联合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2018年秋粮收购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铁路总公司九部门近日联合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2018年秋粮收购工作。

《通知》指出,为认真落实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2018年国家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机制,其他粮食产区和粮食品种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统筹组织开展收购工作。

《通知》要求,粮食产区要建立健全粮食收购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等重点环节,加强协同配合,提前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发生大范围农民“卖粮难”。要多措并举开展市场化收购,各地区要积极组织开展粮食市场化收购,推动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产区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组织引导辖区内中央企业分支机构、地方骨干粮食企业和其他多元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积极入市开展经营活动,提高市场化收购比重。要着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户庭院储粮的技术指导,支持农户配备科学储粮装具和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地趴粮”。加快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开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业务,切实解决粮食晾晒难、储存难、保质难、销售难等实际问题。

◆江苏省出台意见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

江苏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在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意见》明确,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加快推进“空心村”及全村农户住房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改造。2022年,苏北地区建成一批具有活力的新型农村社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2035年,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意见》指出,要顺应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统筹兼顾区域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要素,优化城镇村布局,优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入镇落户,优先改善低收入农户居住条件、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妥善解决农村“空关房”和“空心村”问题。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规划发展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覆盖。编制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经济实用的新建农房设计方案和既有农房风貌改造设计方案,方便基层工作指导和农民建房时参考选用。同时准确把握苏北各地乡村的差异性,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江苏省公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江苏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到2020年,江苏将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方案》明确,以下3种情形将被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方案》确定了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的赔偿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或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江苏省政府9月7日在南京签署“加快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促进江苏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共同建立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建设新供销服务“三农”综合平台,构建服务乡村振兴“六大体系”。

◆苏陕联合发力产业扶贫

9月20日,“苏陕携手奔小康,产业扶贫在行动”倡议活动在南京启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陕西省农业厅等苏陕两地15家单位共同发起倡议,打响苏陕携手奔小康的扶贫攻坚战。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陕西苹果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此次产业扶贫项目将通过“五带一帮扶”模式,帮助果农销售苹果。即每帮助五户有苹果产业的果农销售完苹果,将提取每斤0.1元作为扶贫资金,帮助一户无产业的贫困户精准脱贫,既解决了种植、技术、收购问题,又解决了销售问题,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江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帮扶对接

为加强科技与产业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在省重点帮扶县产业富民中的支撑作用,江苏省重点帮扶县第二次农业科技帮扶与对接会近日在南京举行。

江苏省丰县、灌南县、淮安市淮安区、滨海县、泗洪县现场发布了产业技术需求,其他7个省重点帮扶县(区)的产业技术需求在会上印发。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单位带来了科技帮扶“短平快”技术项目,实现现场对接、精准对接。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科技帮扶作为推进产业富民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使命,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兴旺,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进一步抓好项目与资源、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户三个层面的对接,依托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实施有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遴选并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工作协同、项目支撑、机制创新、宣传引导和督查考核,实现“科教单位与推广部门、科教单位与地方、科技与农业、项目与产业”四个协同,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效果良好

近日,江苏省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总结交流会召开。从会上26个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市、区)的交流情况看,两年的试点项目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实施效果良好。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2017年的试点项目,带动农户分别超过1.7万户、2.3万户,带动产业面积分别达1.3万亩、10万亩。二是项目实施有序推进。2016年的试点项目实施进度超过90%,2017年的试点项目有一半以上实施进度超过70%。三是融合模式多种多样。全省涌现了以南京市浦口区、新沂市、海门市、灌云县、扬州市邗江区、句容市、泗阳县为代表的功能拓展型,以宜兴市、徐州市贾汪区、沛县、启东市、海安市、连云港市赣榆区、镇江市丹徒区为代表的产业链延伸型,以常州市新北区、丰县、如东县、东台市、响水县、滨海县、泰州市高港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型等融合模式。

猜你喜欢

江苏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二轮《江苏省志》特色志《江苏工艺美术志》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