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融合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2018-01-29林丽蓉赖丽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心干部院校

林丽蓉,赖丽君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号角,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是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加强高职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是国家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本质要求和战略需要。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加强对高职学生干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方式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引导全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泉州经贸学院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双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即一手抓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另一手抓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以该学院为例,探索高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以供借鉴。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职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当中的优秀分子,应在各方面为普通学生起带头示范作用。然而,从学习、工作和实习反馈情况来看,高职学生干部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能力薄弱

受生源质量制约以及多种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名利心较重,在组织策划活动时,往往从自我利益实现出发,甚至利用手中职权,在学生会中拉帮结派。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组织协调能力一般,团队协作观念较差,要么埋头苦干,要么将自己主观意愿强加于其他同学,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工作能力不尽如人意,导致一些学生活动质量和水平不高。

2.无法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习自主性不高

学好科学文化素质是学生干部成功开展工作的前提,但是不少高职学生干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顾忙着参加各种活动事务却忽视了专业学习,还常以活动需要为借口请假或旷课,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学生干部考试成绩多门不及格甚至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学生干部非但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反而严重影响了班风学风。

3.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缺乏革新创新意识

高职学生干部人员层次多、数量多,一些学生干部任职前从未有过担任学生职务的经验,习惯听从老师布置安排或沿用之前学生干部的做法,很少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思维。不少学生干部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面对突发情况和困难经常不知所措,难以承担重任。有些学生干部有创新意愿,但思考问题较为片面,不能对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分解,想法无法付诸实践。

4.抗挫折能力较差,岗位责任意识不强

高职学生干部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相对顺利,很少经历困难磨砺,挫折承受力不高。有的学生干部遇到难题或内部矛盾时容易妥协,简单了事;有的学生干部直接失去信心和勇气,相互推诿;还有的学生干部夜郎自大,工作中出现闪失,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干脆任性不作为,严重阻碍了高职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培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明确,重时效,轻培训。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培育培养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树立对学生干部进行重点教育培养的理念,认为学生干部只是从事传达文件精神、工作通知和整理材料的工作,只注重学生干部完成工作任务的时效性,对学生干部知识体系、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培训较为欠缺,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实际应对能力比较差。

2.培养内容不全面,重理论,轻实践。部分高职学生工作教师错误认为,组织学生干部开会进行政策理论学习,布置工作安排就是培养,忽略了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在工作方法、领导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能力显得力不从心。更有甚者,只懂理论不懂实践,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效,学生干部教育培养工作缺乏实践平台。

3.培养方式僵化,重使用,轻管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岗位设置较多,只有少部分学生干部能与老师接触,大部分学生干部通常得不到老师的直接指导,只能从上届师兄师姐习得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少高职学生工作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干部多做工作就是管理。一些辅导员或班主任把学生干部作为自己的助手,只用不管,缺乏关爱,学生干部工作完成不好时,还会严厉批评,很少总结学生干部存在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4.考核不科学,重结果,轻过程。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科学完善,对学生干部工作的考核缺乏量化指标,注重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忽视了工作过程状态的考核。由于学生干部人数多,高职学生工作教师通常安排主要学生干部对学生干部团体评优,主观性过大。且表彰时间间隔较长,无法及时肯定学生干部的成绩,容易挫伤学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职业核心能力融合渗透高职学生干部培养的意义

职业核心能力指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包括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和职业方法能力(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超越了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可以适应经济新常态、新业态下职位的不断变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职业人员未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承载着价值期待。

(一)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合渗透到学生干部培养中,这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调整升级,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不仅看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也十分重视核心能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兴职业对大学生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凭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想要在社会长远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得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得具备可转移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骨干力量,社会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校期间系统地、科学地对学生干部进行核心能力培养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二)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合渗透到学生干部培养中,可以提高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奠定其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高职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职业核心能力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培养学生干部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扩展知识基础,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将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在团队合作中开展工作,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职业自信,提升职业素养,不仅能在学校高质量完成学生工作,还能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更快适应环境变化和更高层次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以抓学生干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可行路径。

三、融合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干部培养路径

(一)更新观念,树立高职学生工作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念

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是企业用人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要把握新形势下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趋势,建立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理念和培训能力的学生工作专兼职队伍。可以邀请人力资源主管、高级技术人才,为学生干部开展专项培训,还可以聘请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到校进行系统性培训,使高职学生工作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有全面正确的理解,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激发自觉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积极性。泉州经贸学院于2013年开始确立了“三素质双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2015至2016年承办了三期中级、一期高级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师培训,全校80%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参加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高职学生工作人员均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训练意识。

(二)顶层设计学生干部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能力本位”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把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放到人才培养的高度上,改变传统培养观念和意识,遵循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对学生干部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全方位提升学生干部软实力,让学生干部在校期间除了掌握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还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抗挫受压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队伍在高职工作中的作用。

(三)将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常态化,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

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详细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方案,将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常态化和机制化,并不断调整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课堂集中进行理论教育的形式相对枯燥无味,高职学生工作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训练要求精心设计培训项目,以项目化、任务驱动的形式,将学生干部素质和技能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分解为几个典型的任务,学生干部在培训过程中围绕着“任务”主动参与,指导老师设置互动性强的小组讨论环节,构建团队协作、互评互助环境,巡回指导,通过提醒、点拨示范、纠错指导学生,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合作进步意识。

(四)探索开发学生干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配套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干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化教学纳入教学计划,通过选修课、公共课形式进入课堂。以泉州经贸学院为例,学校将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开设了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项训练课程,同时开设了其他能力模块选修课,专业课程、公共课程融合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以往课程考核形式,通过完成阶段性检测考评和开展职业核心能力考试,认证检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增强学生职业自信,提升职业素养,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就业竞争力提升。

(五)注重活动策划,为学生干部提供职业核心能力锻炼平台

大学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干部各项能力。在提升与人交流能力方面,高职院校可开展演讲比赛、主持人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吸引与人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大展身手,也可鼓励这方面能力较弱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这类活动中,不断磨练和成长;在提升与人合作能力方面,如开展体育竞技比赛、趣味活动、合唱比赛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干部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提升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能力方面,如开展创新创意比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学生干部通过参加此类活动,不断激发创新意识,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热情与潜能,泉州经贸学院举办首届职业社会能力技能竞赛,大多数学生干部参与了竞赛。最后,优秀团队参与了该学院图书馆创咖空间项目的实际运营,形成良性效应,带动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

(六)拓展校外职业核心能力实践实习机会,促进学生干部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参加校外青年志愿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奉献意识,让他们切身体会真诚沟通、友好协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传播正能量,发挥学生干部正面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挑选学生干部利用寒暑假期间去企业实习锻炼,并在实习的过程中融合职业核心能力要素培养,如通过小组讨论、向领导汇报、与客户沟通等工作锻炼与人交流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合力完成某个工作项目,提高与人合作能力;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突发事件,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产品研发设计或活动策划,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革新能力等,从而增强学生干部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同时,在组织过程中应及时纠正学生干部的不良行为。

(七)对重点学生干部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化训练,补齐能力短板

从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上来讲,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四个方面的能力是高职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不可或缺的能力,但能够兼具这些能力的学生却少之又少。高职学生工作教师要明确学生干部的培养发展方向,对重点学生干部建立能力档案,分析其优势能力和能力缺陷,立足全面发展。一方面,给其创造更多的展示、实践平台,施展优势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性地针对其能力不足的部分开展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化训练,补齐学生干部能力短板。

(八)完善学生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干部进步的内在动力

高职学生工作教师的监督考评是学生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应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评价理念,不断完善学生干部考核激励制度,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对学生干部德、才、勤、能、绩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干部的道德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等,为学生干部的竞争与能力提升建立良好环境。采用指导老师评议、学生干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兼顾过程评估与总结性评估,以个人汇报或团队展示作为评定形式,树立典型,对考评优秀的学生干部在荣誉、物质、情感方面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干部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逐步实现学生干部规范化管理。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组编.职业社会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王志文.关于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团、学生会干部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65.

[4]田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38-239.

[5]陈荣.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兰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改革探索[J].留学生,2015(3):128-129.

[7]姜晖.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思路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28):212-214.

[8]朱凌云,杨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J].青年探索,2016(1):23-26.

猜你喜欢

核心干部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