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

2018-01-28刘仕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鼓励积累训练

刘仕海

【摘 要】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要积累语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活学活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积累;语言;训练;运用;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29-02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讲话滔滔不绝,可是一旦到了课堂上,回答问题没有条理、用词欠妥;在考试和写话中,别字泛滥、词不达意,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学生还不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因此,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能力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内涵与意思的前提下才能够正确使用所学过的语言文字。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能力。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挖掘课本中的文字内涵,辅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语言文字表达手法,并学会运用这种手法。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教师应该辅助学生理解“贪婪”“吮吸”和“甘露”的意思,然后再指导他们运用这些词语和拟人手法造句,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积累语言,丰富语言材料

积累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基础。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没有语言量的积累,也就谈不上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为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做准备。首先是在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在低年级中,学习生字和课文就是積累的一种方式,生字的听、读、写和对优美篇章和诗句名言的背诵,是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针对低年级学生知识面不广、词汇量不多这个现实,在学习每一课的生字时,我会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先进行扩词练习和自由选两个词语造句,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想的词语和句子,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纠错,以此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每教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四字词语、成语、短语等进行圈画,再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使学生从文本中积累大量的词语,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好铺垫。其次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积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广泛地接触不同领域的词汇和句子,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吸收到许多丰富的语言材料。在阅读课上,我会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并指导学生圈画好词佳句,让学生掌握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并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自觉、主动积累的习惯。我会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登记表》进行评价和奖励;利用读书汇报会中的“介绍我喜欢的课外书”和“讲故事”等活动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生有了阅读的习惯,就能通过课外的阅读和积累获得大量的语言文字资料,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供基本的条件。

三、加强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低段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会依托课文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如在教《我真希望》这一课时,我利用文中出现最多的关联词“……不是……而是……”练习说话和写话。先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后再把句子写下来。又如在《小猫刮胡子》这课中出现了一个成语“目不转睛”,我先让学生来表演小猫“目不转睛”的样子,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对表演的评价理解词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说出类似的表示做事精神集中的成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等词语,并指导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词语进行造句,让学生熟悉词语。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地将新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话语中。譬如学习了 “东张西望”这个词后,我会对当时上课不认真的同学说:“你上课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课,你来说说刚才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又如学习了“蹦蹦跳跳”这个词后,在当天排队放学时,我会说“下楼梯时蹦蹦跳跳,会摔跟头的。”这样,学生觉得老师把刚学的词语用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很有趣。还有不少同学也立刻能照样子,刚学就用,活学活用。学生在做操、写作业等场合都可以用一些词句来表扬甚至是批评、提醒,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受到熏陶,继而自觉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在写话练习中,为了使学生把课内外积累的词语自觉地运用在写话上,我想出了很多奖励的措施。如:在写话本上,学生用上了一个好词,我就在旁边画一个笑脸,以示奖励;在每单元考试的写话批改中我有这样的一条要求,凡能用上本册书中新学的词语或课外积累的成语,每用一个加2分,每次的加分累积10分奖一朵小红花。因此,班上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是有加分的。有加分和奖红花的激励,很多学生都能积极地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在使用词语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总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实践运用中慢慢学会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理解词语着手,加强词语的教学,依托文本多进行词语和关联词的说话练习,逐步过渡到写话练习,坚持训练,低年级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努力,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好每一个汉字,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课堂上加强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王芳.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J]. 新一代,2017,(20):150.

[2]叶明玉. 浅谈小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J]. 当代教研论丛,2017,(1):50.

[3]杨玉凤. 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J]. 课外语文(下),2016,(7):55-55.

猜你喜欢

鼓励积累训练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