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专业教学应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76期
关键词:合作者影视创作

人际交往能力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概念,特指人借助身体的全部“语言”(有声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以及由身体语言延展出来的文字语言等)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刘秀萍、万燕,2008)。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化的起点,是学生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技能。笔者结合所从事的影视专业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路径。

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等传统的艺术门类相比,影视创作更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众所周知,导演是影视创作的核心,而成为一位优秀的导演不仅需要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扎实的艺术功底以及丰富的拍摄经验,也需要出众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人意图的理解力、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度等。不仅仅是导演,影视创作的其他行当,比如编剧、演员、摄影师、制片人等,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影视专业学生亟待加强的几种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具备清楚表达自己创作意图的能力。影视创作讲究集体合作,往往融汇了集体的智慧,一位优秀的影视创作者必须具备清楚表达自己创作意图的能力,唯有如此,见解才能为同行“听到”、理解并接受,继而转化为作品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只有奇思妙想还远远不够,还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这些想法,否则难以让合作者充分准确地理解自己原本不错的构思。

其次,要具备说服他人的能力。有时我们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了,却仍得不到合作者的正面回应,那多是因为对方不接受你的观点。此时,应当尝试去说服对方,力求使之改变初衷。这就需要一定的说服他人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或是忽视这种能力,当合作者提出异议时,自己的想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导致在团队中失去话语权与存在感。

最后是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严格地讲,这种能力包含了上述两种能力,但又不局限于这两种能力,它还包括辨识合作者创作特点的能力、倾听合作者合理意见的能力、容忍不同意见的能力以及适当妥协的能力。这些能力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影视创作者与他人合作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其能否成为受欢迎的合作者。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第一,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力求使学生树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影视是综合艺术,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是集体合作的产物。因此,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分析作品的主题意蕴与艺术手法,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花絮”,比如电影从业者是如何建构“朋友圈”的、小成本影片创作是如何依靠友情与信任而非金钱将团队联结起来的,以便让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在专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影视艺术的真实面貌以及使其得以良性发展的深层机制。

第二,创作课应以多人组成的团队为基本单位来进行。影视专业教学离不开旨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创作课,而创作课一般有两种模式:独立完成和团队形式完成。一般情况下,两种模式均可,但若考虑到侧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一点,后者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便体验到融入团队的良好感觉,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是一次必不可少的职业训练,能让他们尽早体会到职场的特殊氛围。因此,以团队形式来完成创作课便应当成为一个硬性要求,有的学生即便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尤其是纪录片、动画片),也不能拒绝团队形式学习。笔者在教授创作课时便一直坚持让学生分组进行,然而,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对此不能理解的学生,这就给分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不愿与他人结对,有的学生虽然名义上加入某一个组却常常“失联”。遇到此种情况,笔者通常会承担起“辅导员”的职责,在班长或学委的协助下,努力做通该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明了合作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之中。个人觉得,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种教学方式很有必要。

第三,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贯穿于创作课始终。表达能力对影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现在的学生属于“网生代”,普遍擅长用片段感悟式的网络用语来表达内心想法,却拙于结构复杂、逻辑严密的文学化表达方式。影视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动手能力强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驾驭大题材、大结构作品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创作课上,授课教师不仅要从影视本体层面去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还要仿照行业惯例,给学生提供通过语言或文字进行自我阐释与互相批评的机会,比如组织选题论证会、讲述故事大纲、公开进行作品互评等,以便让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交流中展现与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重要的创作构思不仅能让学生“说”出来,还要让他们能“写”出来。唯有如此,影视专业的学生才有可能避免犯重“影”轻“文”的错误。

总之,人际交往能力对影视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影响甚大,从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有必要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影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相关专业教师不应再将其视为“分外之事”,而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探索将其纳入专业教学的合理路径,唯有如此,“课堂”与“职场”才能更有效地对接。

猜你喜欢

合作者影视创作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德”的人
有“德”的人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