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洞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简述

2018-01-28袁墩慧王峻峰

治淮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导爆管爆破作业雷管

王 博 袁墩慧 王峻峰

一、概述

爆破作业是隧洞开挖施工重要的施工技术手段之一,也是一项高危行业,所用材料有电雷管、非电雷管、瞬发雷管、毫秒延时雷管、乳化炸药、硝铵炸药等,以及各种钻孔机械常用的牛腿式凿岩机外,还有潜孔钻机、液压掘进钻车。随着爆破因素的不断更新与变化,给爆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洞爆破采用光面爆破施工,通过光面爆破的弱震动、少扰动,基本消除了开挖轮廓线上的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了局部围岩受力集中后失稳坍塌、局部掉块的可能性,大大减少隧洞施工的不安全隐患。笔者作为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标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施工二标(以下简称二标)爆破施工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参与了整个工程爆破施工的实施。现就如何做好隧洞爆破作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爆破器材的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二、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项目部成立爆破作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经理、安全生产经理、安全员、班组长、兼职安全员等为主体的安全管理组织,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的身上,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承诺书,层层分解任务,人人目标明确。

2.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强化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是爆破施工重要的技术保障措施。依法依规完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做好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做好爆破方法、器材选用、起爆等方面的设计,确保交底到位,并对施工作业的全程进行严密监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爆破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1)在进行爆破设计时,将地质、水文等资料与爆破设计结合起来,对爆破范围、爆破量、现场情况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详细了解爆破区域的范围及深度,弄清被爆体的岩体结构、构造、岩性等是安全施工的前提。

(2)对爆破对象及周边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为制定切实可靠及安全的爆破方案奠定坚实基础。项目部通过对爆破作业现场周边进行拉网式排查、走访干部群众取得第一手资料,详细了解作业现场周围民房、厂房、坟地、窑洞、水源地、电力线、水渠(管)及其他构筑物的走向、结构特点、与爆破区域的相对距离,特别要关注有没有养殖场(如养鸡场、养猪场等),附近道路的行车及行人流量、绕行方案等。根据汇总收集的现场条件结合施工技术要求,为制定爆破设计方案提供保障。

(3)配合业主、监理做好爆破施工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外观及内部情况调查,及时拍照留存。

(4)爆破地震效应测试。由于局部爆破作业距民房、窑洞较近,为确保安全施工,避免因爆破作业引起的爆炸地震、空气冲击波、飞石和噪声对周边人员及公私财产安全带来影响,项目部配合监理及业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爆破地震效应测试,根据反馈的测试结果,改进爆破施工方法,将爆破震动的影响降至最低。

(5)爆破设计书的安全评估与审批。爆破安全规程规定:A级、B级、C级和对安全影响较大的D级爆破工程设计书都应进行安全评估。未经安全评估的爆破设计方案,任何单位不准审批或实施。根据确定的爆破方案,进行炮位、炮孔深度和用药量设计,其设计图纸和资料应报送有关部门审批,经安全评估审批通过的爆破设计,施工时不得任意更改,并在征得所在县、市公安局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3.强化人员安全监管,完善现场安全防护

(1)加强爆破作业队伍管理。严格落实爆破作业人员准入制度,持证上岗,严禁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对所有爆破作业人员、涉爆人员(包含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必须到项目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进行人员信息采集、登记备案。

(2)在所有隧道进出口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现场进行全天候监控。在隧道进口设置值班室,对进入隧道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来访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个人防护告知,严禁携带手机、打火机及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照明器材进入爆破作业区。

(3)在爆破作业面设置消除静电设施。完善现场警示警告标志,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爆破作业风险系数。

三、爆破施工过程控制

1.爆破施工操作

施工中根据施工方案结合围岩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选择爆破参数,科学确定周边钻眼间距、深度及最小抵抗线,严格控制炮眼的装药量,采用毫秒雷管微差爆破,使周边爆破拥有最好的临空面,减弱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尽量避免因欠挖而带来的二次扰动,为下一步的支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1)钻孔、装药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及审批的爆破方案施工,树立“爱护围岩、少欠少超”的观点,根据临空面情况合理确定前排炮孔位置,并严格按照要求布设炮孔的排距、行距,利用钻孔设备自带测量工具或用专用仪器控制好钻孔的倾斜度,尽量采用垂直炮孔,如确需采用斜炮孔,炮孔的倾斜方向和角度必须保持一致。

(2)装药前用略小于炮孔直径的竹、木竿等不易产生火星的器物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以防炮孔堵塞影响装药效果。装药同样采用竹、木竿装药,严禁用金属杆装药。在装药时尽量确保“一管药一通捣”,避免出现间隔装药导致爆破不彻底,残留炸药,留下安全隐患;孔内装药后要留足填塞高度,尽量采用略潮湿的干净素土填塞,边填塞边捣实,填塞、捣实时要避免破坏起爆线。完毕后,如尚需时间引爆,须将裸漏的起爆线盘起,用扁平石块或其他恰当的物体覆盖,防止破坏。

(3)连线、覆盖、起爆。目前电雷管采用的比较普遍。用电雷管起爆时必须逐个导通,用于同一网络的电雷管应为同厂同型号。爆破主线与爆破电源连接之前必须测全线路的总电阻值,总电阻值与实际计算值的误差必须小于±5%,否则禁止连接。要采用合格的导爆管,管内药中不得有杂质,断药长度不得大于15cm。导爆管与雷管必须用卡口连接紧密,不得有异物进入。导爆管不得破损,不得过分打结、对折。导爆管雷管一般为延时雷管,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方案中确定的起爆网络、雷管段数进行连接,在起爆前还要逐一检查,防止错连,电雷管起爆时必须有足够的连接线,确保起爆人员到达安全区域或便于隐蔽的区域,严禁在雷电天气起爆。起爆器必须选用国家合格产品,并与起爆雷管的功率相匹配。

2.加强现场安全警戒

安全警戒包括装药警戒和爆破警戒。装药警戒要求开始装药时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在爆破区域周围插红旗示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爆破警戒由爆破总负责人、警戒总负责人、警戒人员共同组成,警戒范围明确标定在平面图上,进入爆破危险区的所有通道必须安排岗哨及装备。爆破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相邻单位爆破地点与时间,明确规定和公布各种信号表示的意义,防止带来不必要的负面效应。开始警戒时,警戒人员对设计中规定的安全距离内的人员、设备撤离至核定的岗哨位置,执行警戒中决不缩小范围,确保人员、车辆不进入危险区,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起爆。

3.对重点保护建筑的现场保护

在有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或使邻近建(构)筑物、重要设施遭受损伤的场合进行工程爆破时,采取各项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洞口及局部露天爆破作业对个别飞散物采用全面防护(覆盖爆破物)、重点防护(在保护对象周围设置遮障)或两者综合的防护措施。宁肯多做一些,绝不放宽要求。

4.爆后检查,总结经验

爆破后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是整个爆破工程的最后一关。检查的内容包括:有无盲炮、爆破效果、有无爆燃、有无残药等现象,爆破结束后,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进行爆破总结,并进行爆破安全分析,提出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以及防范办法,提出改善施工工艺的措施;对照监测报告和爆后安全调查,分析各种有害效应的危害程度及保护物的安全状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下一步施工。

四、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在爆破作业中,炸药、电雷管、导爆管是必须的爆破器材,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安全管理极为重要。炸药及导爆管、电雷管的物理性能也不尽相同,在保管、运输、储存、使用、受外界干扰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也存在差异,给爆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爆破器材的购买

本标段每月按照爆破工程师出具的爆破器材计划数量填写爆破物品购买申请表,工程属地的公安分局审查,最后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审批开具爆破物品购买证后,到民爆公司购买。

2.爆破器材的运输、验收

为了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本标段爆破器材有民爆公司统一配送,施工现场设临时仓库保存24h用量。节省了到炸药库领取装药的时间,又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也给作业班组充足的时间进行装药施工。避爆破器材到达现场以后,由保管员、安全员、带班长依据《民爆器材配送单》所填写的数量对民爆公司送达爆炸器材的规格型号、名称、外观、批次、出厂日期、合格证号、厂家、编码等检查合格登记,双方现场签名,方可使用。以班组为单位建立爆破器材明细账,认真做好使用过程登记手续。

3.爆破器材的退库管理

爆破器材退库管理是指在所有爆破装药、堵塞、网络连线及起爆前检查完成后,剩余的爆破器材,由保管员、带班长、安全员与民爆公司的接货人员对需退还炸药库的爆破器材数量、名称、规格、批次、出厂日期、厂家、编码进行确认,签字以后,移交给民爆公司管理。

五、结语

通过建立健全爆破安全管理体系、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和细致的过程管理、严格的现场监督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确保了爆破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因爆破作业引起的人身伤亡及机械设备事故

猜你喜欢

导爆管爆破作业雷管
水下爆破作业气泡帷幕对水击波的削减作用浅析
低威力导爆管雷管在工程爆破中的优势探析
导爆管等效缩比模型过载特性研究
基于北斗的数码雷管监管系统的设计
高强韧低密度聚乙烯导爆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瞎炮事故及预防探讨
基于炸药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气体压力计算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分级方法研究
特殊压力条件下非电导爆管传爆速度的研究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