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小学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

2018-01-28

教育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示范作用数学课德育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品德、社会等学科的事。而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情境 融入教学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掌握有关的思想观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数数中,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从而让小学生初步受到爱学习、爱生活、愿意认真学习的教育。

潜移默化 陶冶情操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维提供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含有的哲学因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部分用数学的内容时,可以在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再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榜样示范 力量无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在科学道路上勇往直前获得成功的科学家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顽强意志、光辉业绩,对学生而言有神奇的魅力。在数学课上或课外,经常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的成就,比如华罗庚怎样从一个学徒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会给学生一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可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思想。

以身作则 充满爱心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

作为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其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示范作用数学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高校教师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
“网红”数学课
构建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