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与合理: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2018-01-27周全华郑东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就业服务因子分析

周全华+郑东

摘 要: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和就业指导体系的实效性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在确保每项指标对毕业生评价结果影响显著及指标分类合理的前提下,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检验,并据此解释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中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就业目标,提高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关键词:就业服务;满意度测评;因子分析;就业目标

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决定着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关系到学生对于学校的综合满意度。本文以E大学毕业生的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并计算这些公因子和评价项目的指标权重,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了解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量化研究为导向: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测评综述

满意度概念和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发展来看,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发了评价各类部门的满意度相关评价模型和方法,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市场,而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研究相对较少。在对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标权重研究方面,目前学者往往采用经验法、专家法、移植法和综合法等主观方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在2010年,张伟教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聚类评估,构建了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来对全民健身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1]。满意度测评的结果划分为了五个等级,并且将各指标分为五个灰类,利用AHP方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来实现值计算。

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有具体的涉及内容。根据高玉娟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2]、雷育胜在《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3]等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通过对E大学毕业生和教师的深入访谈,笔者初步设计并选定了就业市场拓展、职业咨询指导、面试技巧指导、招聘信息发布、商务礼仪指导等28个三级指标满意度标识变量。

二、高信度: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实证研究

1.研究设计

考虑到文商科类毕业生和理工科类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不同需求,选取E大学的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院的毕业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笔者将28个初步测评指标以问卷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填写,问卷采用Liker标度法,从非常不满到非常满意分别对应1—5分。问卷设计的第二步骤是运用第一步骤的设计的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过程中选取20个左右的毕业生调查。预调查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访问作答形式,采用这个形式除了能全面了解毕业生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基本想法外,还能更真实高效地了解被调查者对设计的问卷题目的看法,从而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根据最新修改的问卷对全体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38%。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52份,占总样本的41.94%,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共72份,占总样本的58.06%。从性别上来看,女生占52.42%,男生占47.58%,男女比例接近1:1。从政治面貌组成上来看,中共党员占24.19%,共青团员占68.55%,群众占7.26%,学历层次均为本科学历。

2.信度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而言,是指对毕业生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该信度反映了测量工具的可靠性或稳定性。如果指标的设计有所偏差,指标的信度就会很低[4]。在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测评中,通常使用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法来检验指标的信度。本研究参与分析的有效问卷数量为124份,对于问卷中的缺失值采用均值替代法来处理。本研究信度分析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75,标准化后的克朗巴哈系数为

0.976。信度系数大于0.9,说明了该量表的内在信度甚佳,可信度非常高。

三、强相关性: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和权重计算

1.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测评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要求每一项指标对服务对象评价结果影响程度进行检验,并且要对评测指标的分类进行检验。影响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可以相应的将28个指标分为几个大类,并用二级指标的潜变量来反映。为了给28个三级指标进行合理地分类可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指标进行调整。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这里主要运用R型因子分析。

在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时,需要考察原有变量是否存在一定线性关系,这里就要借助KMO检验方法和巴特利特球度(Bartlett)检验进行分析。表1给出了本次调查的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532.689,相应的P值接近0,则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28个指标并非对独立。同时,KMO统计量数值为0.946,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KMO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可知原有变量间的有较强的相关性,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是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对28个观测变量进行相关矩阵计算,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值。由表2可知: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数值为16.954;前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之和为72.681%。根据所选因子特征值大于1(也有文献建议所选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大于80%)的原则,这28个观测变量可以提取出3个因子,这3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2.681%。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在这里,主要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就业市场拓展、就业咨询指导、就业形势指导、面试技巧指导、师资配备人数、师资队伍能力、简历制作指导、事务办理流程、就业岗位推荐、就业指导讲座、职业指导课程、就业活动(模拟求职大赛等)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综合事务指导、招聘信息发布、实习信息发布、综合招聘会、专场招聘會、信息网络服务、校内宣讲会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在线答疑指导、档案户籍工作、创业服务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心态指导、自我维权指导、实践基地运用、商务礼仪指导、就业政策法规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3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endprint

2.权重计算

由表3分析得出: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3个因子分别解释了28个变量中的几个变量。根据表2和对表3的解释计算3个公因子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为:φn=XnX1+X2+X3+X4,上式中φn表示第n个公因子的指标权重,Xn表示第n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根据公式计算得出:φ1=0.833,φ2=0.090,φ3=0.077,也即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所占权重为0.833,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所占权重为0.090,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所占权重为0.077。此外,根据评价项目变量的共同度分别计算出各变量的权重,计算公式为:φXn=Xn∑ki=1Xi×φn,式中φXn表示某个公因子中变量Xn的权重,Xn表示该变量的共同度;∑ki=1Xi表示该变量所在的公因子的所有评价项目变量的共同度之和。即就业市场拓展的权重为:φX1=0.678(0.678+0.747+0.827+0.760+0.683+0.708+0.672+0.733+0.783+0.695+0.776+0.760)×0.833=0.064,其余变量的权重计算依此类推。

四、专业化与合理化:聚焦提升就业服务满意度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个一级指标与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为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一级指标下有就业市场拓展、职业咨询指导、就业形势指导、面试技巧指导、师资配备人数、师资队伍能力、简历制作指导等12个二级指标;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一级指标下有招聘信息发布、实习信息发布、综合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信息网络服务等7个二级指标;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一级指标下有就业政策法规、商务礼仪指导、就业心态指导、就业观念指导等9个二级指标。

通过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计算公式:Y=0.064X1+0.071X2+0.078X3+0.072X4+……+0.007X26+0.009X27+0.009X28可以分别计算不同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情况,进而对高校间就业服务满意有个量化的比较和排名,也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提高,可作为高校在社会排名和民众口碑的依据之一。

同时,我们也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中,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和内容所占权重最大。因此,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需要加大对就业指导队伍和内容的建设。此外,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就业指导队伍与内容方面,提供适合及学生需求的就业指导内容,并保证提供指导内容的高质量性,应当注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把提高就业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的重点。从表4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就业形势、面试技巧、职业课程等内容的指导所占权重较大,应当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提高和完善。例如,在就业形势指导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为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就业形势指导,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了解到当前本专业、本院系、本校以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身的就业形势,在就业过程中避免学生出现眼高手低、高期望、不匹配规划等现象。在面试技巧方面,学校可以成立校企合作的培训体系,对实习和全职找工作的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面试的指导,在学校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引进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讲解和提供面试方面的优秀技巧和指导。职业课程则通过大一启发、大二指领、大三引导、大四助推等不同侧重点提供职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期带学生了解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前为学生适应社会、踏入职场提供有力铺垫。此外,要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就业指导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就需要打造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新生力量的培养,包括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对社会人员进行专业认证[5]。

在就业信息指导与发布方面,及时更新招聘信息,搭建招聘会等现场性的平台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面对面选择机会。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坚持软、硬一起抓,既要强化硬件建设和管理,同时也要完善软件信息升级,及时更新并跟踪就业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就业工作内容。

在就业理念与政策指导方面,加强对学生就業观念引导,帮助调整学生就业心态,提供学生自我维权方面讲座及及时当下的就业政策。例如,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可开通职业咨询室,聘任相关职业课程教师为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业观念错误和就业心态状态不佳的毕业生提供定期咨询和辅导。在每年大四入学初,开展就业自我维权方面的讲座和法律支持。每年当下的就业新政策,包括落户政策、三支一扶政策等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进行推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张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24—25.

[2]高玉娟,朱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4):105-107.

[3]雷育胜.大学生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103-104.

[4]胡启国,张鹏.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12(10):56.

[5]张爱芹.中美高校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2013,533(3):78-80.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因子分析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就业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拓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