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8-01-27刘延华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州市荷兰现代农业

刘延华

德州市是农业大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种植,是全国首个实现整建制粮食单产吨粮市。区位优势明显,北接京津冀,南靠省会济南,交通便利,自古有“九达天衢”的称号。近几年,德州市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

1、粮食产量连年增长。2016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784.5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567.66万亩,棉花面积43.08万亩,蔬菜面积157.96万亩,油料面积5.6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5.61万吨,增长2.8%。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没有稳定的粮食产量,就无法稳定民心、稳定整个经济基础,德州也就很难称为农业大市。通过这些年的稳定发展,德州市不断加大投入,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推进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不断推动德州市粮食产量再上新的台阶。

2、农业产业体系平稳发展。近几年,德州市农业产业体系的有了较大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水平。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8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1家、市级169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28个,新增3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处,认证面积达654万亩,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68.9%。农村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发展,全市40多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展了农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通过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3、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必须有土地流转作保障。2015年,德州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预计到年底,全市将新增农民合作社700家、新增家庭农场360家,总数分别达到1.2万家和1200多家。2016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总计310万亩,家庭农场2069家。武城、乐陵、齐河、临邑、庆云5个县市搭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全市11个县(市、区)基本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

4、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德州市现在有关于农业的各类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等40多个,35个农作物品种达到国家级标准,组织实施各类农民培训,已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新增7个省审农作物新品種,总数达到45个。预计到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92%。

5、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德州市现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现在全市已经建立了粮食、棉花、蔬菜、肉、奶、蛋等主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2016年《德州市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出台,力争用2年的时间,在各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基础上,将我市整建制打造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并力争通过国家级验收,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质量最安全、最放心地区。

(二)德州市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德州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既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又存在着自身独特的一些问题。

1、农业发展缺乏人才。由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财力、精力、时间都不少,但是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城市打工,农业生产呈现出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经调查,平原县前曹镇共有11万亩耕地,13400个农户,农业人口4.86万人,2.2万个劳动力。其中家庭劳动力全年在家,单靠农业种植的3886户,占总户数的29%;季节性外出打工的5226户,占总户数的39%。家庭主要劳动力长年在外打工,家中仅有老弱病残的2814户,占总户数21%;举家外出打工,土地流转给他人的1474户,占总户数的11%。(见表格)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留守农村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现在的青年人,愿意回乡参加农业发展的少之又少,农业发展如何留住人才,给人才发展的机会、发挥才能的舞台是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土地有效流转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德州市虽然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仍然是主流趋势,这种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增加农户的生产成本,收入难以保障。加上在家务农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资金,一些新的种植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遭遇难题。之所以土地流转困难,还在于德州处于欠发达地区,产业聚集程度比较低,农业发展项目少,形成产业链条的少之又少。一些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能够流转的土地少,发展的规模比较小,还没有形成群聚效应。

3、农业产业结构不协调。虽然德州现在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山东德州扒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省级的有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等45家。但是这些企业有的处在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缺少精深加工,造成产品附加值低,有的企业产品比较单一,缺乏终端产品的开发能力,品牌的影响力较小,对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德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大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负责给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解决了小农户进入市场的困难。比如德州市的巨嘴鸟工贸有限公司、德州金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都采取了这种模式。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当中,农户处在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产中”这个位置,龙头企业是处在产前和产后这两个环节,龙头企业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压低农户的交易品价格,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让龙头企业让利于民,让多少利,这都没有制度化的约束机制,这也影响了“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定性。据调查,“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双方的履约率不超过10%。这些因素都导致龙头企业本身发展和带动能力效果比较差。endprint

4、社会化服务体系弱。德州市现有的县、乡两级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才队伍不稳、财政保障不足、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站等机构很难保证农业科技的顺利推广,财政和行政的分离导致的体制弊端使得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都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展,再加上关于公益性农业服务的各项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在农业各项服务上都处于“无钱打仗”的状态。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在德州市还刚刚起步,种类少,经验不足,带动能力还非常有限。由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很多农业合作组织在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都还很不完善,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还差很多。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多是松散的连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农业合作组织现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德州市在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荷兰的设施农业是最具特色的农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荷兰在农业科技方面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陆地面积为4.15万平方千米,人均耕地仅仅0.062公顷,比我国的人均耕地0.08公顷还要少,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从1989年开始,荷兰农产品出口稳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一)荷兰建设现代农业的做法

1、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荷兰有着发达的设施农业,可以看到农村连成片的牧场,还有一排排的玻璃温室。在这些现代化的温室里,一切都是按照相关标准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动生产,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我们正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学习借鉴荷兰的经验。

2、荷兰农业的投融资机制

资金问题这也是农业发展的大问题。荷兰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一个是农民合作银行,在性质上属于合作社。第二个是政府建立的农业担保基金机构,为那些向银行借款的农户提供担保。获得担保的前提是你得有可行的投资计划并保证在8年内全部还清。第三个是政府经济部设立农业安全基金,对于那些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困难的农户给予帮助。

3、荷兰农业的人力资源

荷兰农民大多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是双学位或者硕士、博士,他们不仅熟悉和掌握现代种植、养殖技术以及农畜产品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会使用甚至会修理各种农机农具和自控设备,能够及时收集和了解有关的农业信息。[1]荷兰的农渔部和科教部开展对农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民的职业培训,为荷兰农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4、荷兰的农业合作组织

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个体农民力量比较弱,在市场上缺乏競争力,所以农民自发组织起了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可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受政府的干预。

(二)荷兰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现代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不可或缺的。德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素质比较低,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政策鼓励、舆论引导、教育投入等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素质。

2、加强农业合作组织

德州市的家庭经营规模比较小,技术信息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需要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改善。所以我们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建设。增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力量。

3、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荷兰政府十分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公平的交易制度,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2]德州市正在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为农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现代农业的经营如果只靠农户的自我积累是很难实现的,农业需要来自外部的资金支持,需要良好的金融服务。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荷兰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德州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农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把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必须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节约用地。其次,不断促进种田技术的更新和提高,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地力水平,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的产值。再次,把农业生产和防治污染结合起来,把之前造成的农业污染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恢复,让农业真正回归到绿色、田园的美好状态,让农业既能满足国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又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都非常缺乏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对于农业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以色列的经验。以色列它是一个既缺水又缺耕地的沙漠小国,他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可以达到96%,科技很发达,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在70%以上。以色列一套发达的科研和推广体系。以色列的农业科研机构是由全国科技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的,经费50%是来自于政府,其余的来源于一些合作机构以及科技成果的转让。在科技推广方面,以色列是把它看做一项公益性事业的,所需经费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款,只有大约10%左右来自于农业生产者的自助。以色列每年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到了农业产值的3%。所以借鉴以色列科技推广的经验,我们应该加强政府在科技推广中的主体角色。无论是在科研还是推广方面,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3、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农业现代化无论是要实现机械化还是发展生物科技,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现代农民。近年来,德州市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农民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毕业生愿意扎根农村的少之又少,而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也外出打工,农业、农村很难留住人才。所以必须抓紧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农民,特别是形成一批职业农民,才能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3]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制定有利于农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和财政支持力度,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玉光.发达国家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09.25.

[2]张敏、卢向虎、秦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04.23.

[3]魏宇光、季东亮、李东升.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1.02.10.

(作者单位: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山东 德州 25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州市荷兰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骑行荷兰羊角村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