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2018-01-2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增城院区邹海娟

保健与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乳酸菌菌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增城院区 邹海娟

王阿姨已年过六旬,因身患多种慢性病,还常发肺炎,抗菌药已成家常便“药”。近日王阿姨更苦恼了,这旧毛病还没治好,新问题又来了:最近总是腹泻。后来经医院诊治,原来是常用抗菌药物后导致的胃肠道菌群失调,也被称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抗菌药物为什么会导致腹泻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是抗菌药物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1.扰乱肠道菌群平衡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虽然能阻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但是也会抑制和杀灭肠道内其他敏感的细菌,而耐药菌或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则因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

2.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 某些抗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而影响肠道的吸收、消化功能。通过降低肠细胞内酶活性刺激胃肠蠕动或影响肠道内糖和胆酸的代谢,从而引起渗透性和分泌性腹泻。

如何有效预防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首先,预防菌群失调引起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证,“能不用则不用,可用窄谱的则不用广谱的”。在用药期间,须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出现应及时停药或到医院就诊。

其次,调整菌群平衡最直接的方式是补充益生菌,使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预防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含乳酸菌的酸奶、奶酪等,但如果已经造成菌群失调,出现腹泻症状,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补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乳酸菌的药物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乳酸菌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画等号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酸和盐胁迫对乳酸菌活性的影响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