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在提升机电专业职业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7梁矗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机电类公众微信

梁矗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063)

0 引言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黄炎培先生提出建立一个包括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和再补习在内的职业教育系统,使职业教育贯彻于受教育全过程和全部的职业生涯。因此,职业素养也不是只在职业院校学习的几年时光里养成,更需要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过程中形成。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则是必需的。只有这样,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才有可能在服务社会时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1]。

1 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职业素养

如今,用人单位比较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招聘时会对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心、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考量。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两大方面。

1.1 基本职业素养

基本职业素养,即从事哪一种职业(包括机电类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可以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等三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职业意识是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及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的认识可以包括心理、意志、身体等方面的认识。要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有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要确定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是否与当前的专业选择相符,并结合环境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职业道德简单地来说是一种敬业精神,指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主人翁精神。做事时认真踏实,精益求精,能及时更正工作中的细小错误,“用心”做好每一份工作。再次,职业作风是基本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1.2 专业职业素养

专业职业素养,即从事机电类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机电专业的文化知识、机电专业基础、机电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即从事机电类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代表职业素养表层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学来获得。一般来说,机电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机电行业企业需要所制订的,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内容。能让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获得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并与岗位要求实现对接。因此,学生只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就得获得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职业需要作储备。

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两个方面相互影响,良好的基本职业素养有利于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职业素养对基本职业素养也具有促进作用[2]。

2 微信公众平台在提升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中的可行性

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语音短信、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微信还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摇一摇、漂流瓶、游戏等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其微信朋友圈。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对公众账户的粉丝分组管理、一对一交流,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中的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

2.2 高职院校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被称为“全面拥抱互联网媒体的一代”,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与人沟通、获取信息、游戏、在线购物、表达心声等[3]。

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调研样本,在学生中发放《高职院校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由此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行为受微信影响的现状。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48份,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为99.7%,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高、使用熟练度高。受调查的学生中96.4%的学生使用微信,有2.4%的学生没有使用微信;且已使用微信的学生中有52.46%使用微信时间达到2年以上。

(2)学生每天使用微信时间较多。从学生每天累计使用微信时长看,20.7%的学生每天累计使用微信0.5~1 h,27.1%的学生每天累计使用微信1.5~2.5 h,22.1%的学生每天累计使用微信2.5~3.5h,28.23%的学生每天累计使用微信5 h以上,只有1.73%的学生几乎不使用微信。这表明,注册微信的学生绝大部分每天都在使用微信。

(3)学生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数较多。有49.5%的学生关注10~50个微信公众号,29.6%的学生关注50~100个微信公众号,17.7%的学生关注100以上个微信公众号。这表明学生喜欢从各种类型的公众号来接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信息。

由此可见,微信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极高,已然进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到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各高职院校一般都申请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管理手段和德育宣传阵地,院校的教学部门也会申请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做好学生专业职业素养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3 微信公众平台在提升机电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共享、群发推送和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等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阅读图文信息,并把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允许的关注用户数量巨大,后台数据统计功能大致分为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等,从而分析出用户对公众平台的关注程度、推送文章的阅读人数及转发人数等。

3.1 以传统课堂为主阵地,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培育基础职业素养

传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上课前,教师发布即将学习的课堂知识相关资料的图文信息,使学生形成知识储备;课程结束后,教师发布与课堂知识有关的素材及复习知识点的图文信息,以便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问答,实现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在平台中发布课后作业,也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作业在平台中展示出来。

比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对制图时字体的书写、图线的画法等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需要学生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对待。教师在教学课堂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信息传递平台,发布课前教学要求、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优秀制图作业等。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朋友圈影响力,加强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视。通过定时定期的发布课程信息,为学生做出坚持及坚守这种敬业精神的表率。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发布一些企业的制图作品,适时对学生进行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单纯、枯燥的传统课堂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的舞台。

3.2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定向分析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情况

微信公众号的数据后台数据统计功能强大,可以从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等方面进行列表、作图、数学处理等方法,获得用户数据、图文数据、消息数据,挖掘和分析出用户对公众平台的关注程度、推送文章的阅读人数及转发人数等,从而分析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情况。

通过各课程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课堂知识、课后巩固、优秀作业、职业规划、专业新闻等相关图文信息的数据分析,由阅读量可以获得学生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度;由收藏量可以获得学生对某专业知识点重要性认识程度;由转发量可以获得学生的兴趣喜好,及对哪些职业素养的认同。通过这些定向收集来定向分析,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推送。

3.3 利用校企合作拓展微信公众平台,注重职业素养的渗透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开设实训课程时,都会与某个企业甚至是几个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实训实操时,严格按照企业标准执行,规范实训设备的使用与配置。并制定《实训5S管理制度》、《电工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数控加工实训室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帮助学生规范其实训行为,做到“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

利用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拓展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把企业的这些规章制度引入实训管理中,如果他们本身没有企业职场背景,仅靠日常教学管理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乏味和低效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布企业日常工作场景的视频、机床设备的操作维护清洁保养视频、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资讯等,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即可真切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使职业素养的教育渗透在日常实践学习中[4]。

3.4 全员全面全程构建长期交流平台,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

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信息的推送,可以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发送信息时,还可以通过不同分组,将不同的信息传递给不同的受众。利用这些功能,学校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新闻推送、校园事务处理,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相关的新闻等传播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专业及职业的热爱;企业可以将企业规范、用人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巨匠事迹等传递到校园,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师生之间可以对话,生生之间也可以对话,强化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可以通过教师发布的优秀作业提前留意到优秀学生,优秀学生也可以借此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毕业生可以给学弟学妹提供更多的学习经验,以及企业工作的职业素养要求,进行职业指导;社会各层面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消息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

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和教师进行知识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播,企业将企业文化、用人标准、管理模式等引入课堂。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全员、全面、全程,构建长期交流平台,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

4 结语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等新技术手段,为职业素养教育带来新机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提升学生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从各方面渗透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态等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机电类公众微信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