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和模式

2018-01-27吴英健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听者听力语境

吴英健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

一、听力理解的特点

听力是语言技能中最基本的一项。正如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而且语言习得也必须依靠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听是实现可理解性输入的最重要的方式。

然而听力理解缺成为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很大障碍。这是因为听力理解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听的传播媒介是声音,就是一连串的声波。这其中包含着不规则的停顿、大量的音变、语调的升降、口音的差异等。如果要听懂所听内容,听者就必须首先能够分辨出这些声音符号。第二,听力是直线的、是即时的。它和阅读不同,因为读者可以一遍遍地看那些没有理解的文字。它和写作、和口语也不同,因为笔者和说者都可以采用替换的方式来表达想法。但是听力就是一段一段的语流,要求听者必须跟着或快或慢的语流,一段段地立刻对所听的内容作出理解,并且在真实语境中,也不可能去倒带,不可能去反复地倾听没有理解的部分,也不可能将声音停留在听不懂的地方。听力的这两个特点使得听力理解的难度就变得相对较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应该深刻认识听力理解的过程和实质,详细分析听力理解的模式,充分发挥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大作用。

二、听力理解的过程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诸多因素,例如语言、思维、认知、文化、心理、背景知识等。

听力理解过程按顺序可分解为听音辨别单词,识别单词含义,理解意群,根据语法知识理解语句和语境,运用一定的记忆,记住听力信息,结合听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理解语篇,并对听力内容作出推理、预测、判断等。这些步骤环环相扣,后一个步骤总是会依赖于前一个步骤,当然后一个步骤也会影响前一个步骤的理解、推测、判断等。

具体来说,听力理解的第一步就是辨音,它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通常不善听者就是在这一步骤上,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即便他们会使用一些听力技巧,但对于听力理解准确性的提高也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若想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辨音能力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听者拥有了一定的辨音能力后,才会很敏感地、很快速地收获到语流中的语音组合,捕捉到一些意群,再结合所学的语法知识,就能够理解语句、了解语境。这时,听者已经获取了一些句子的意思。之后,所有这些感知到的听觉信息要保存在大脑里一段时间,听者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再进一步地分析理解听力内容。通常听觉信息保存的越完整,听力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强。

三、听力理解的实质

通常认为听力理解就是听者被动地接收听到的信息,这仅仅是一个十分被动的过程。但是,结合听力理解的具体过程,笔者认为听力理解应该是听者进行积极主动地构建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会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方法和策略,结合各种知识储备对听力信息进行分析、推测、判断、联系和构建,从而达到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所以听力理解是一个动态的、有意识的过程。而且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不仅是语言知识,还有非语言知识。听力中的内容,例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就是属于语言知识。而听者对听力话题的了解、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知晓、对语境的熟悉和听者自身的心理情感因素等就是属于非语言知识。所以,听力理解就是听者针对所听内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推测、修正和构建的过程。

四、听力理解的基本模式

听力理解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从小到大模式和从大到小模式。

(一)从小到大模式

从小到大模式就是指从听者分辨出的音位开始(音位就是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接着到词组、固定搭配、到意群,句型,再到语篇,达到理解所听内容的字面意思,再结合具体语境,最终彻底、准确的理解听力材料。所以从小到大的模式就是把听力理解看做是由一个个前后联系的环节组成的,一环扣着一环,前一环的理解输出就成为后一环的理解输入。这一模式比较适用于对所涉及话题比较熟悉的听力内容上。如果碰到不熟悉的文本结构和文本内容,运用这个模式的听者会感到不知所措。

(二)从大到小模式

任何文本,都会对理解提供一个的指导方向。它会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重新构建意义。而从大到小模式就是利用文本的这个特性,让听者利用已有背景知识对听力文本的信息进行预测性、推测性、联想性的处理过程。

从大到小的听力理解模式基本分为三步:第一,听者需要激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初步预测所听材料的大致方向。第二,听者根据自身预测的导向,必须有选择地倾听所听材料,结合一些语言知识做到基本理解听力内容,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听者之前的预测、不断充实听者预测的内容。第三,随着听力材料的更完整展示,听者通过对字面意思的基本理解,再结合语境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听者就可以逐步推测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或是掌握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由此可见,从大到小的模式注重的是对听力材料意义的构建,而不是详细地对语言的解析。在这种模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听者能否利用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

由于从小到大模式和从大到小模式自身都具有优缺点,因此,要想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在听力中应结合两者的优点,灵活使用。通常来说,初学者较多使用从小到大模式,他们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形式的解码和理解上。而那些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听者,则倾向于将自身具备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所听材料相融合,使用从大到小模式进行听力理解。但如果碰到与其知识储备相差甚远的听力材料时,他们也会使用从小到大的模式,从词到句到篇的方式来学习新知。所以,听力理解时,是运用从小到大模式还是从大到小模式,或是哪一种模式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就是听者英语语言能力的高低和相关背景知识储备的多少。

总之,听力理解的综合性非常强,作为英语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唯有不断修炼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充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宽知识面,丰富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才能比较有效地提高听力。

猜你喜欢

听者听力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