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早期恢复的作用分析

2018-01-27张丽芳

关键词:颈性夹脊症候

张丽芳

(江阴市徐霞客医院针灸科,江苏 无锡 214407)

颈性眩晕属于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枢性眩晕症[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从而导致我国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因此,本文对收取的颈性眩晕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并选择一项合理的治疗方法,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6.01~2017.6.30本院颈性眩晕患者50例,将其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9.10±1.13)岁,年龄范围上限值:68岁,下限值30岁;男女比例各占20/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9.58±1.68)岁,年龄范围上限值:68岁,下限值31岁;男女比例各占19/6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实施对比,对比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颈性眩晕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内容:选用药物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用法用量为3次/d,每次6.0 mg。共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颈性眩晕患者采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具体措施——①刺络拔罐:取患者大椎穴位,并对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进行拔罐、留罐(15分钟),每两天一次[3]。②针灸:选择患者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位作为本次操作穴位。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后,于患者风池穴向对侧鼻尖方向进行斜刺,深度为0.5~0.8寸;百会穴位进行平刺;颈夹脊穴位向其脊柱斜刺,深度为1.0寸,得气后,于颈夹脊穴位留针半小时,其余穴位均不实施留针处理,后与电针仪进行连接,1次/d,共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判断标准——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且肢体、肌力等功能均恢复正常,被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肢体和肌力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被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情况均未发生改变或加重,被认定为无效)。

分析2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中医症候积分——根据我国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将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比较两组平均血流速度、中医症候积分

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51.46±1.58)cm/s;中医症候积分(27.89±1.33)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中医症候积分(±s)

表2 2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中医症候积分(±s)

组别 n 平均血流速度(cm/s) 中医症候积分(分)观察组 25 51.46±1.58 27.89±1.33对照组 25 59.68±1.22 16.43±1.85 t - 20.59 25.15 P值 - P<0.05 P<0.05

3 讨 论

在中医理论中,颈性眩晕属于颈痹范畴内,病理位置属于足太阳、足少阳和督脉的范围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髓空虚、失养后复感风寒湿邪及体虚或劳损所致[4]。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具有安全性高、风险低、复发率低等优势,为目前治疗颈性眩晕首选方式[5]。从本文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采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中针灸风池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针刺颈夹脊能够起到疏通气血的效果。而刺络拔罐则具有温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以及行气活血的效果。两者相结合,能够起到显著疗效。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性眩晕患者平均血流速度(51.46±1.58)cm/s;中医症候积分(27.89±1.33)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

综上所述,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1] 金 坚,赵玲丹.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8(9):2403-2404,2405.

[2] 陈 睿,孙苏闻,孔婷婷,等.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2016,56(18):59-61.

[3] 孙星亮.针灸联合养血清脑颗粒用于颈性眩晕治疗的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713-2714.

[4] 李文英.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4,4(6):108-109.

[5] 沈雅婷,刘广霞,唐 巍,等.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4,18(3):107-109.

猜你喜欢

颈性夹脊症候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更正说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什么是颈性眩晕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