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2018-01-27宋广飞

关键词:萎缩性清除率胃炎

宋广飞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 阿勒泰 836500)

现阶段,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之势,该病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中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嗳气、食欲不佳及其胀满和贫血等,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多以西药干预为主,但是,无法实现根治的效果。近年来,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中医辨证实施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显著。立足于此,本文特就此展开探究,现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2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1.09±0.9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41.07±0.89)岁。在基本资料的比对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西药治疗于对照组应用,即左氧氟沙星200 mg+兰索拉唑30 mg+甲硝唑400 mg,2次/d[2]。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干预。针对脾胃虚寒型,予以甘草10 g、生姜10 g、桂枝10 g、白芍15 g、黄芪15 g、10个大枣、50 g饴糖,症见泛酸者,去饴糖,加,黄连10 g、茱萸10 g;针对脾胃不和型,予以制香附10 g、佛手10 g、桔梗10 g、炒枳壳10 g、以及杭白芍15 g、石菖蒲15 g、4 g生甘草、8 g炙内金、20 g丹参,针对胃痛严重者,加10 g延胡索,针对反酸严重者加瓦楞子10 g、乌贼骨10 g;针对脾胃湿热型,予以枸杞10 g、麦芽10 g、当归10 g、甘草10 g、香附10 g、玉竹10 g、淮山药12 g、生地12 g、15 g沙参,症见便秘者加10 g大黄,症见纳呆少食者加麦芽10 g、神曲10 g、谷芽10 g;针对脾胃虚弱型、予以党参30 g黄芪、茯苓10 g、党参15 g、白芍15 g、炒白术15 g、当归15 g、10 g延胡索、陈皮6 g、干姜6 g;针对瘀阻胃络型,予以20 g黄芪、川穹15 g、枳实15 g、当归15 g、良姜10 g、炙甘草10 g、乳香10 g、没药10 g[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和Hp感染清除率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判依据:显效:患者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颜色清浅,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或病变;有效:临床体征缓解,胃镜检查仍可见淡黄色粘液,胃粘膜颜色清浅,且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或病变;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出现恶化的倾向。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对 [n(%)]

2.2 Hp感染清除率

未接受治疗干预前,观察组Hp(+)20例,对照组21例,在予以不同方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Hp(+)7例,对照组Hp(+)15例,观察组在Hp感染清除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1.001,P=0.001)。

3 讨 论

幽门螺杆菌是诱发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于幽门螺杆菌进行彻底清除也是当前医学治疗过程中较为困难和棘手的问题之一。使用西医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虽然得到了医生的广泛认可,但是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的随之增强,所以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并不理想[4]。近年来,随着科研不断深入,部分学者指出,将中医辨证治疗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收效显著。

本研究中,将中医辨证分型法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脾胃湿热以及瘀阻胃络。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予以不同方剂治疗干预。针对脾胃虚寒患者,其主要治疗方式应以和胃止痛、温中健胃为主;针对脾胃虚弱者,应健脾补气、化湿行气;针对脾胃不和者,应理气止痛、疏肝和胃;针对脾胃湿热者则应化湿清热、养胃滋阴。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Hp感染清除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实验结果不难看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Hp感染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 王江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2015,12(8):33-34.

[2] 杨大勇.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3(8):179-179.

[3] 王 菲,赵义红.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探究和实践[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32):50-51.

[4] 马永常.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治疗的疗效研究[J] .医药前沿,2015,23(22):341-342.

猜你喜欢

萎缩性清除率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