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效果观察

2018-01-27高利军武希梅

关键词:抗凝病程心绞痛

高利军,武希梅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绞痛等心肌类型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心绞痛病症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出现暂时性缺血和缺氧而导致的。梗死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前多次发作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梗死前心绞痛的并发症,主要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1]。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40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65~89岁,平均年龄为(75.23±10.08)岁,病程为14~25 h,平均病程时间为(19.17±6.24)h;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为(76.21±11.25)岁,病程15~26 h,平均病程时间为(20.13±5.21)h。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排除已确诊为患者及由于肺脏、胸廓、胸膜、肋间神经等其他全身疾病所导致的胸痛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在患者就诊时,若是确定为梗死前心绞痛症状,应及时为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帮助患者保持平卧状态,为其开展高流量吸氧治疗,并为其实施心电监护,对其实际情况予以密切观察,为其应用消心痛片舌下含服,3次/d,10 mm/次;应用硝酸甘油片下含服,0.5 mg/次;盐酸哌替啶静脉注射,50 mg/次,若是在开展治疗期间,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为其应用安定实施静脉注射,剂量为10 mg。

观察组患者给予梗死前心绞痛患者高流量供氧进行心电监护,静脉泵入10~20 mg硝酸甘油注射液,口服100 mg阿司匹林片、75 mg氯吡格雷片、10 mg瑞舒伐他汀片开展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为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密切关注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状况[2]。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 论

目前,我国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梗死前心绞痛疾病具有病势迅猛,死亡率高等特征。患者承受着极大的病痛折磨以及心理压力,这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3]。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病情的缓解与康复[4]。

有研究结果表明[5],对于患者来说,凝血因子对疾病的进展具有较大影响的,这会导致其出现抗凝因子异常现象,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比较严重时,就会导致出现抗凝机制与促凝机制关系失衡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流速度变缓,使得血液粘度下降,最终导致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抗凝治疗,有利于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激活血小板,防止血管进一步收缩,从而达到良好的降低血管内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一种多糖类聚合物,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其血液黏度,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防止血栓的形成,是一种有效的急诊治疗方法[6-8]。急诊抗凝治疗是一种比较及时,并且针对性比较强,更加专业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扩冠、抗凝、解痉等急诊治疗的方法。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表格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的预后状况良好,疗效比对照组患者的疗效理想。由此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诊(扩冠、抗凝、解痉)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能够有效的改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具有十分良好的疗效。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在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之中大力推广应用。

[1] 陆明起.梗死前心绞痛治疗56例临床分析[J] .首都医药杂志,2012,21(23):231-233.

[2] 张小瑜,周 健,龚红武,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2011,14(6):531-533.

[3] 崔 爱.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5,9(1):132-133.

[4] 马雪燕.对于梗塞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7):104-105.

[5] 曹新平,杨进增.梗死前心绞痛急诊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44-45.

[6] 谭毅武,梁杏韶.梗死前心绞痛急诊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4):378-379.

[7] 陈 勇,何 艇,俞四喜,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梗死前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健康研究,2015,(5):525-527.

[8] 张 晨.梗死前心绞痛对STEMI急诊PCI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作用分析[D] .大连医科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抗凝病程心绞痛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Mutually Beneficial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