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8-01-26占月仙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剖宫产护理干预

占月仙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产妇共计8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40例。为对照组产妇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后24、48、72 h的泌乳情况。结果:在48~72 h泌乳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4~48 h开始泌乳的较多,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8~72 h开始泌乳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能够有效地将产妇的泌乳时间提前,增加泌乳量,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剖宫产;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131-02

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为理想的食物,母乳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元素最适合新生儿的营养需求,母乳喂养一方面有利于婴儿消化,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婴儿出现便秘的概率[1]。初乳中富含微量元素,对于婴儿抗病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母乳中所含有的生长因子是其他代用品与乳类产品无法提供的;母乳喂养还可以增加母婴感情,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复旧,降低女性患癌症几率[2-4]。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产妇的分娩预后,为婴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本次试验研究剖宫产分娩产妇共计8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产妇提供护理服务,探究不同护理方法下产妇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全部产妇均为初产,孕周最长41周,最短37周,年龄最大34岁,最小23岁,均无严重的脏器类疾病,在完成剖宫产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包含母婴同室、早吸吮、早接触等;为观察组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前,由于对剖宫产有着比较强烈的恐惧心理,部分产妇因产后疼痛而拒绝母乳喂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产妇当前的错误观念,指导产妇观看母乳喂养宣教片的方式,使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为产妇专门制作母乳喂养知识手册,对母乳喂养的有关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必要情况下可以为产妇提供单独的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加强对于产妇的宣传教育工作[5]。

1.2.2 心理护理 产妇在接受手术分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将产妇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对于紧张、恐惧心理比较严重的产妇,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消除其对剖宫产手术的焦虑与紧张心态,将具体的手术流程及先进的手术技术介绍给患者,最大程度上增强产妇对于剖宫产手术的信心,解除思想方面的顾虑。

1.2.3 舒适护理 产妇在成功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让婴儿与产妇产生肢体上的接触。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房屋进行适当的布置,使产妇能够在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中接受康复护理;重点做好镇痛护理与舒适护理两方面的工作,将恢复过程中产妇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在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需求,加速产妇身体功能的恢复。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多提醒产妇注意休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若体内蛋白质含量低也可能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既影响产妇泌乳,也影响产妇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多给产妇鼓励,在确保产妇睡眠充足的同时也要尽量使产妇保持心情愉快,为产妇体力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疼痛感知比较严重的产妇,护理人员可以为产妇提供适当的镇痛治疗,对于疾病感知并不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以心理支持为主,对产妇由于疼痛而引发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6]。

1.2.4 针对性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及饮食指导 根据勤吸吮、早吸吮的基本原则,产妇有应答反应后30 min内让婴儿吸吮产妇乳头,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第一次哺乳,在首次哺乳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及婴儿的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程度上增加产妇与婴儿的肢体接触面积,直到刺激产妇大脑中枢的效果,进而分泌催乳素,成功分泌乳汁也能够使产妇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护理人员将正确的喂奶姿势传授给产妇,对产妇的喂奶体位进行科学的调整[7]。在饮食护理方面,术后6 h进流质饮食,禁甜食与牛奶,肛门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饮食,护理人员需要依照产妇当前的饮食习惯与饮食喜好,为产妇专门制定一套饮食方案,多为产妇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与水果、蛋类与肉类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計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24~48 h泌乳奶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在24~48 h开始泌乳的较多,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8~72 h开始泌乳的较多,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3 讨论

本次试验研究重点加强了产妇在心理护理方面的干预,产妇泌乳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产妇在完成手术后,由于疼痛及紧张等方面的因素,加剧了产妇虚弱状态[8-10]。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从产妇情绪、疼痛及营养三个角度出发,从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给予产妇足夠的支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喂奶姿势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使产妇可以在喂奶过程中放松腹部肌肉,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切口受压,产妇在消除疑虑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母乳喂养树立充足的信心[11]。本次试验研究重点加强了关于产妇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护理人员需要能够对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能够从产妇心理、生理两方面的角度出发,消除产妇对于陌生环境的防卫心态,只有在产妇心情放松的情况下,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另外,产妇在健康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婴儿与产妇之间的联系,将产妇的哺乳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增加母婴感情,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也能够促进子宫与切口的复旧与愈合[12]。经试验研究发现,两组产妇在经过护理后,泌乳量与泌乳时间两个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综上所述,为剖宫产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实现产妇泌乳时间的缩短及泌乳量的增加,从而为婴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了母乳喂养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3):77-78.

[2]周旋.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41-42.

[3]张锦霞,刘丽芳.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83-85.

[4]柳德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40-641.

[5]王海燕.术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17(3):18-19.

[6]杨欢秀.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4):80-83.

[7]陈玉芳.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7-39.

[8]章历红,闻爱群,王丽莉.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115-117.

[9]薛月清,李妍,李世玉.母乳喂养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38(4):476-477.

[10]黄军侠,王丽平.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25):5557-5558.

[11]曾娟,林锦妹.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152-154,157.

[12]张炜冉,张跃进,米惠茹.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10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剖宫产护理干预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健康月历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