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6魏远建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魏远建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及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共80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虹膜一次性穿透成功率及并发症(眼压升高、虹膜出血、前房炎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虹膜一次性穿透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眼压升高、虹膜出血、前房炎症等并发症,但观察组虹膜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且一过性高眼压及前房炎症较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比Nd:YAG激光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 氩离子激光; Nd:YAG激光;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虹膜切开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031-02

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认为青光眼致盲率为16%,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占76.4%[1],故我国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1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能够沟通前后房,解除瞳孔阻滞,是临床中闭角型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传统的LPI为单纯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该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那些黄褐色虹膜及褐色无虹膜隐窝患者往往无法一次性激光穿孔成功,且极易造成虹膜出血、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3]。本研究采用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析比较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与YAG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45例(50眼)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20例(30眼),其中男30例(35眼),女35例(45眼),年龄35~73岁,平均(55.6±5.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视力、眼压、UBM、眼底、视野及房角镜检查。入选标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即术前眼压正常,房角镜检查见功能小梁180°以上开放。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40眼),其中男16例(19眼),女17例(21眼);对照组32例(40眼),其中男14例(16眼),女18例(24眼);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30 min予1%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点术眼,每5分钟 1次,共4次,充分缩小瞳孔;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点术眼2次行表面麻醉;术眼安置虹膜切开专用角膜接触镜。

1.2.2 术中治疗

1.2.2.1 观察组 采用氩离子532激光(Lumenis,美国)行虹膜光凝后应用Nd:YAG(Zeiss,德国)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选择1点位或11点位虹膜中周部,采用氩离子532半导体激光在该处虹膜击射光凝直至局部虹膜变薄,呈褐色改变。激光参数:能量400~600 mW,曝光时间0.15 s,光斑直径200 μm,击射点数40~60点。然后采用Nd:YAG激光在光凝区虹膜击射使虹膜穿透,并扩大切口至直径大于200 μm。激光参数:波长1064 nm,单脉冲能量6 mJ,击射点数8~30点。虹膜穿透指征:裂隙灯下见虹膜色素及房水自虹膜切开口涌入前房,前房明显加深或自切开口透见晶状体前囊膜。

1.2.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Nd:YAG激光(Zeiss,德国)行周边虹膜切开术。单纯应用Nd:YAG激光在1点位或11点位虹膜中周部击射至虹膜穿透并扩大切口至直径大于200 μm。激光参数:波长1064 nm,单脉冲能量6 mJ,击射点数10~100点。

1.2.3 术后处理 术后予百力特滴眼液点术眼,3次/d,共3~5 d。术后若眼压升高,则予降眼压处理。术后第1、3、7天对患者复查,检查视力、眼压、虹膜出血、前房闪辉程度。术前及术后眼压测量均由同一检查者采用非接触眼压计(Topcon 日本)重量检查3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虹膜一次切开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眼压一过性升高、虹膜出血、前房炎症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激光周边虹膜切开的虹膜穿透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透成功率为100%(40/40);对照组一次性穿透成功率为82.50%(33/40),观察组激光虹膜一次性穿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P=0.02)。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1 一过性高眼压 两组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眼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觀察组眼压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眼压均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2.2 术中虹膜出血 观察组有2例(5.0%)虹膜点状及条状出血;对照组11例(27.5%)虹膜出血,其中7例因出血影响观察无法一次性完成虹膜透切,择日行二次透切。利用压迫角膜接触镜约30 s后出血均自行停止。观察组虹膜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44,P=0.006)。

2.2.3 前房炎症反应 两组术后第1天均有不度程度的前房闪辉,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92,P=0.17);百力特滴眼液点眼3 d,观察组患眼前房闪辉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3,P=0.02);术后7 d,两组前房闪辉均完全消退,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在我国患病率较高,若早期未及时发现、确诊及治疗,极易造成不可逆性盲[4]。王宁利等[5]对我国PACG研究发现,我国PACG的主要机制是瞳孔阻滞。周边虹膜切开术通过沟通前后房,解除瞳孔阻滞,增加房角开放,促进房水循环[6],临床中常用于防治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临床前期发作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治疗[7]。传统方法是在表面麻醉下通过切开角巩缘行虹膜周边切除。随着激光在临床中应用,现临床中首选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8]。相对于传统切开眼球壁行虹膜周边切除术而言,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具有简便、并发症少、经济负担小等诸多优点,因此目前临床上已经基本替代传统方法[9]。

Nd:YAG激光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电离效应,激光作用于虹膜,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微小爆炸,形成强大冲击波,微小爆炸和机械冲击波使组织破坏裂解,从而切开周边虹膜[10]。传统的激光周边切开术一般只单纯应用Nd:YAG激光对虹膜周边击射而穿透虹膜,但有些病例虹膜较厚、较松软,一次穿透有一定的难度,需多次击射才能穿透,极易引起嚴重的反应性虹膜炎症[11]。况且虹膜组织血管丰富,在激光裂解组织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虹膜出血及虹膜色素、纤维碎片脱落,造成前房炎症反应[12]。由于脱落色素及碎片阻塞小梁网,极易引起眼压升高,甚至导致PACG急性大发作。氩离子半导体激光临床中常用于视网膜光凝治疗,其波长为532 nm,能被黑色素吸收,使光能转化成热能,使组织发生凝固。氩离子激光作用虹膜时,光凝固作用使作用处虹膜组织内血管蛋白变性凝固,再用Nd:YAG激光切开虹膜时基本无虹膜出血,从而使一次激光虹膜穿孔成功率大大提高[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优于单一的Nd:YAG激光治疗。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发现,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一次性虹膜穿透成功率达100%,明显高于单一Nd:YAG激光组的82.5%;两组中均有一过性眼压升高、虹膜出血、前房炎症等并发症,然而观察组出现虹膜出血机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术后第1、3天眼压均有一过性升高,然而观察组眼压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房炎症反应,术后1 d炎症例数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抗炎治疗3 d后,观察组炎症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炎症反应轻。

综上所述,氩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比单纯应用Nd:YAG激光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兰娇,王茜.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评价[J].激光杂志,2015,34(5):52-55.

[2]谢茂松,徐国兴.不同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4):313-317.

[3]张乐,张坚,李雪颖.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20-21.

[4]郑策.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111-112.

[5]王宁利,欧阳洁,周文炳,等.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1):46-51.

[6]张良慧,董敬民,徐璐.等.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评价[J].中华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16,38(12):921-924.

[7]王超,赵静,李海洋.原发性青光眼激光治疗效果的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157-158.

[8]杨胜信.氩离子/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3例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2):208-209.

[9]陈君毅,孙兴怀.青光眼激光治疗现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3):163-165.

[10]张秀妮.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22):3393-3394.

[11]刘国颖,刘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及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080-1081.

[12] Er H,Doganay S,Evereklioglu C,el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argon and neodymium:YAG laser iridotomy on cytokines in the rabbit aqueous humor[J].Eur J Ophthalmol,2002,12(3):183-187.

[13]林子刚.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4):324-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