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初探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入学新生

王 岩 苏 勤 肖 为

(1.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2.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商贸系,广东 广州 510430; 3.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由于艺术类的大学生具有张扬的个性,接受新鲜事物感受力强,思想前卫,艺术类大学生的新生教育不能和文理学生的新生教育相等同,也不能以陈旧单一传统的方法来开展新生教育。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新生入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迅速适应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影响今后大学四年的发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一、艺术类高校新生的特点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如思想活跃,进取心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把握他们的心态和行为规律,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已经成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1]。高校艺术类专业新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艺术类专业新生思想积极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自我完善和自我意识。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但他们缺乏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和不良价值观的冲击,对虚幻世界的盲目偏好,易受外界的影响,遇到事情容易冲动处理。

(二)单纯直率但自我矛盾感突出。对专业的强烈自信心,和文化课相对较弱,导致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充满自卑,角色反差大。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常常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2]。

(三)自我服务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偏弱,但是可塑性很强。当今“95后”为独生子女,大多数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另外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较为散漫,纪律性差。寻找心灵的真实想法和对事物的处理之间的平衡往往变得情绪化。

(四)高校艺术类专业新生普遍存在不关心时事政治的心理,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学习,缺乏马克思理论素养,缺少思维的严密性。他们热衷于“解放天性,追求个性”或“为艺术而艺术”,喜欢标新立异,学习接受能力不强。

二、艺术类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单一化

新生入学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成为了当今高校入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但从内容上来说,简单又浅显的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的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内容不够新颖,不能与时俱进,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不够明确,从而导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所出现问题的通病。真正得到新生的认同,应当结合当下学生的需求和时代背景,在“互联网+”和体验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能够真正让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落到实处。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简单化

改变传统型的说教形式的入学教育,打破各门学科间的壁垒,把入学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当中,让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协作,重点发挥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的能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能够真正把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理贯穿到整个大学生活当中。立足学生为根本,打破传统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加强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创造力,促使他们自身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短促化

传统型的新生入学教育集中在新生开学报到的两周之内,新生由于对陌生的环境、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新生教育信息。并且新生教育的时间过于集中而短暂,缺乏连续性,在新生没有对内容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草草结束,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当新生真正遇到实际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入学教育早已经结束,从而造成入学教育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艺术类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构建“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遵循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独特性质,建立班级易班群、微信群、QQ群,班级微信公众号。根据艺术类高校新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特点,开学伊始建立班级易班群、微信群、QQ群,有助于信息及时传达和沟通相处,能够迅速

建立起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另外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分享专业学习成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助于更好地加深艺术类新生对专业强烈的的认同感,除此之外还能抒发内心的感想,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

引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班主任助理”四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在新生入学伊始,辅导员全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配合年级辅导员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安排导师进行学生的专业指导,积极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工作;选拔高年级、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利用朋辈的力量,有助于促进艺术类高校新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四者相辅相成,相互合作与协调,共同形成联动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

(三)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宿舍的沟通与管理

走进新生宿舍,制作新生宿舍名单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爱护。独生子女初次远离父母,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刚来到学校他们会感到孤独感和不适应。然而宿舍是了解新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辅导员应当多去宿舍,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和想法,加强宿舍成员的沟通,让新生尽可能适应新环境和了解宿舍成员。辅导员制作新生宿舍名单表,内含学生的姓名、照片、籍贯、宿舍号和父母联系电话等信息,如遇突发情况能够迅速联系父母家长。

(四)加强家校沟通从而形成高校学生管理的合力

构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家长配合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年级家长微信群、邮寄学生成绩情况报告书等措施,以最直接和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动态,有助于辅导员、班主任和新生导师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学习情况,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对学校管理进行了解,促使学校和家长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

(五)丰富学生知识拓展面增强集体责任感

加强文化基础的提升。开学伊始给新生列书单和成立英语兴趣小组,从而进行学业帮扶。文化课程的忽视导致艺术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难以提高,间接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艺术的顿悟和敏感性,最终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往更高水平的发展[3]。开展新生素质拓展活动,通过校内外讲师对新生主体进行课堂讲授、经验分享和课外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更加顺利互相了解,提高集体主义观念,从而降低新生对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和小团体现象的出现[4]。

综上所述,成功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今后发展。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了能够帮助艺术类专业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生入学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沈履平.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育管理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10-13.

[2]李玲.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及教育管理创新探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4):258-258.

[3]孙颖,赵春玲.艺术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与内在关系浅析[J].成功:教育,2012(7):5-6.

[4]徐涌金,郑磊.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105-109.

猜你喜欢

艺术类入学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