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育人途径探索

2018-01-25赵发祥张玉新

考试周刊 2018年103期
关键词:班集体德育家庭

赵发祥 张玉新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同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也都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具体特点,对部分小学的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并增设了一部分寄宿制小学。这无论是对于农村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亦或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纪尚小,身心发展还不甚健全,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过上了集体生活,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我们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积极探索生活育人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育人;班集体;德育;家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时,农村寄宿制小学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厌学、自我约束力差和自闭等。下面,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育人的有效途径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一、致力于创建和谐班集体,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性格大多自卑、胆小,而且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长期以来缺乏家庭的温暖。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还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致力于和谐班集体的创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在家庭中缺失的温暖。

例如,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为学生组织了一场名为“增进友谊,团结互助”的班级活动。在班级活动当天,我带领学生一同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溪边野炊。当时正值春天,万象更新,景色优美,空气也十分清新。在野炊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只是跟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班级气氛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因此,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对学生说道:“我们大家一起来玩游戏好不好?”这时,学生都兴奋了起来。随后,我为学生组织了几个集体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都放下了拘谨,渐渐熟络起来。从那以后,我就经常为学生组织集体活动。慢慢地,学生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班级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温馨。

二、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

纵观当今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现状,大部分教師只一味注重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德育教育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塑造,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以此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

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男生,他的父母在他三岁的时候就进城务工,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直以来他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其他教师和学生的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学生”:不爱学习、脾气暴躁……但是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闪光点”的,所以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有一天课间,我看见一个男生在教室里跑动的过程中将一个学生的书碰掉了,这时,那个“问题男孩”就在附近,他默默地将书捡起来放回桌上。我见到书的主人之后,告诉了他这件事,并提醒他谢谢那个男孩。从那以后,每当他做对了一件事我就表扬他。慢慢地,他的脾气改变了不少,人也变得很温和,并且能够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完一整节课。如此,通过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良好个人品格的养成。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要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通力配合。但是,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轻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鉴于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教育现状,并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例如,在每周五我都会轮流对学生进行家访,很多家长在一开始对家访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认为家访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向家长讲道理、摆事实,进而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慢慢地,家长转变了落后的思想观念,并积极与我沟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使我增进了对学生的了解,进而为我有效开展生活育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看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仅使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而言之,生活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关幼萌,任一明.谈关怀伦理学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德育[J].教育探索,2013(4):116-118.

[2]萧登银.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2008(9):49-50.

作者简介:

赵发祥,张玉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高级小学。

猜你喜欢

班集体德育家庭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我爱我的班集体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