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

2018-01-25周健

考试周刊 2018年10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学也在呈现着新的生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不断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方向也提出了更好的需求,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在素质教育的追求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逐渐从“学生成绩的提升”过渡到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更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自主地进行思考以及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策略。

一、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高考给教师带来的压力。高考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而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分值,这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教师会采用传统的教授式的教学方法,单方面地进行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传授给学生解题手段,忽略了学生思维的锻炼。

第二,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缺失。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也很繁杂,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较高。并且由于高考的压力和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索的兴趣很低,甚至产生厌烦心理,给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大多数会采用单方面的讲解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讲台下听讲即可,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失去了发言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下来,学生会失去说话与思考的机会,对于教学中产生的疑问也会闭口不言,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和疑问,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疑问提出来,还要积极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促进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数列”的教学内容时,在为学生讲解完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之后,有一个学生举手问我“老师,存在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吗?”虽然与我即将要讲的知识不同,但是这个学生质疑的精神值得鼓励。于是,我暂时放下了教案,与学生一同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口头上的辩论,于是我拿起粉笔,首先从假设做起,假设一个数列A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在为学生论证完成之后,我又向学生说:刚才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的好,其他同学也是一样,不懂的事情要及时地问出来,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不能只用想的,数学更要动手写一写,将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才能有序地完成自己的验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地做出讲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数学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在教学时也必须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课堂上使用生活化的环境创设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知地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的主观因素就是思考;其次,在生活化情景的创设中,学生还可以获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这种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生活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平时要注重数学生活素材的积累,在课堂上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为学生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课堂教学。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景:李勇去参加一个象棋比赛,比赛采用轮赛制的方法,李勇一共需要比赛15场,比赛规则是赢一场比赛可以得到4分,输一场比赛要扣1分,比赛是有奖励的,30分可以获得一个纪念品,那么李勇比赛完之后刚好获得30分需要输赢多少场呢?班上有很多学生也参加过象棋等比赛,对这个问题也十分的感兴趣。这样通过生活化场景的设置,可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提升,让学生针对问题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 开展灵活的实践活动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以及高考的需求,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实践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其实,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真实地接触到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让出一部分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创造自我,提升自我价值。设置实践活动常见于各种几何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搭建或者绘制各种简单的几何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着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认清其中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现实需求,开展科学的教学规划。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推行开放性的、实践性的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发挥学生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曰照.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養[J].学周刊,2016(17).

[2]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13(26).

作者简介:

周健,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