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数学学习焦虑”的孩子一起成长

2018-01-25相平平

考试周刊 2018年103期
关键词:焦虑学习数学

摘 要:数学焦虑是一种特殊的学科焦虑症,是因为过度焦虑数学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的生理变化、行为表现、心理体验。数学焦虑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它会导致学生逃避数学,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低落。

关键词:数学;学习;焦虑

 【案例背景】A同学

家庭情况。妈妈不识字,平时不管他的学习,只负责一日三餐。爸爸是做工程的,基本一个月回家一次,没时间管。爸爸的性格也有问题,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不当,不写作业或是考的差了就是一顿打。

学习情况。作业经常不写,或是应付差事瞎写,有时会做的题目也只是列个算式,不写单位名称和答句,做错的题目更是不订正了。更严重的是,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很糟糕,对学习数学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上课很随意,随便讲话,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案例描述】

一、 孩子跑了

小区广场上。我看到A同学爸爸来回转悠好几趟了,忍不住发问:“A爸爸,你在找什么”?

“找A,老师您看到他了吗?”

“没看到,他怎么了?”

“刚才我一回到家,看到他在打游戏,问他作业写了没,他说没写,我让他把今天考的56分的数学试卷拿给我看,他也不拿。于是我就拎起棍子,还没打呢,他就趁机跑出门了,到现在一个多小时了,小区都找遍了也没找着,不知他藏哪了”。

二、 被我的课代表“鄙视”

×××上数学课不认真听,还吵闹,带着好几个同学一起说话影响课堂纪律。于是我用了最笨的方法:放学留下来静坐。放学后,我的课代表蹑手蹑脚地走到办公室,说了句“你要是能让A同学上课不吵,算你厉害!”。这明显的是对我罚全班静坐表示不满,觉得我应该管住A同学。

【案例反思】

从第一个案例可以看出A同学不喜欢学习数学,回家后家庭作业不愿意写,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习以为常”,而爸爸采取的管教方式就是“打”。从第二个案例可以看出A同学课堂上不愿意听课,对数学的学习有抵触心理,而制造各种事端引起教师的注意,让老师“拿他没办法”,以致也采取最拙劣的管教方式。

其实他的智商并不低,我反而觉得他的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基础太差,加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很糟糕,以致他的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他也更不喜欢数学,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状态。

处于四年级阶段的他情绪相对处于不稳定阶段,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障碍,焦虑障碍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类患儿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人格发展受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水平对儿童焦虑有一定影响。A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种种表现都说明他存在数学学习焦虑现象。

一、

产生数学学习焦虑的原因

数学学习焦虑的产生有多种可能。例如,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学习经验、数学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体的特征、學校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等。综合对A同学的综合了解,导致他数学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主要和父母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在对待A同学的教养方式上,爸爸多采用拒绝、独裁、羞辱、放纵、惩罚和粗暴的消极教养方式,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而父母在他的学习过程中相对付出的较少,只是一味地看成绩,一次次的考不好让他产生了数学学习焦虑,让他害怕数学的学习。

(二) 教师因素

有一次跟他聊天,我问他:“你不喜欢学习数学吗?”他回答:“喜欢,我最喜欢的学科就是数学。”这段聊天让我顿感惭愧,为何任教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的我却让他不喜欢上数学课?原因应该在我的教育方式上,他应该是不喜欢我的教育方式,所以产生了数学学习焦虑。

(三) 学生学习态度因素

他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惰性。例如不喜欢写作业,课堂上的作业一般都不能当堂完成,家庭作业也时常不写,几乎每天都会拖欠作业,做错的题目更不会主动去订正。以这样消极的态度去学习,久而久之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缺乏自信,产生了数学学习焦虑现象。

(四) 教室学习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所以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班上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而A同学跟他们成了“好朋友”,上课一起捣乱,下课一起玩耍,甚至为了躲避作业下课时一起躲在厕所不出来。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应当是让他产生数学学习焦虑的一个因素。

二、

数学学习焦虑的有效解决策略

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也同样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而缓解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情绪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其学业成绩。

(一) 解决他的作业焦虑

他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惰性,不喜欢写作业,即使写了也会想法子“偷懒”。所以,我觉得应该从每天的作业问题开始,解决他的作业焦虑问题。

有一次课堂上考试他不愿意写,交卷时解决问题这一大项一共35分都没有做,于是只考了44分,我晚上回家在分析试卷时觉得他前面的题目做得挺好的,如果因为这35分没有做而考一个很不理想的分数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把试卷拍照通过QQ发给他,从“攻心”开始,跟他用这样的形式聊天,希望他的学习态度能够改变,有不会的题目可以直接问我,聊天之后我发现当面不能或不愿意说的话他能够通过QQ跟我说,这也是不错的开始。

(二) 解决他的发言焦虑

有时他会信誓旦旦地高举小手想回答问题,但是一站起来有时直接忘词,有时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我想他在举手之前已经对问题做了良好的准备,但是在发言的同时,焦虑就产生了,可能怕答错了被同学笑话,也可能怕不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如果这时老师忽视这些,不能对他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那他的焦虑心理便产生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改变评价方式,缓解他的发言焦虑,让他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三) 解决他的考试结果焦虑

考试结果焦虑是指由别人对自己考试结果的态度所引起的焦虑情绪或者自己对考试结果的担忧。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打一场“心理战”。在考试之前,我可以找个一节课的时间帮他复习下,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情况,让他做部分要考试的原题,这样他在正式考试时会发现很多题目他都会做,从而产答题的自信心,等分数出来以后,他也能在同学们面前稍微“耀武扬威”一下,找点存在感、成就感。

(四) 与家长沟通,寻找正确的教育方式

爸爸的教育方式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出现了问题就是一顿打,缺少必要的沟通,所以在家庭因素中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家长的教育方式。需要给他建立起舒适、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让他不仅愿意学习,还要觉得“为了爸妈,我也应该好好学习”。

作者简介:

相平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

猜你喜欢

焦虑学习数学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