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耍的孩子,黄金的时代

2018-01-25王芳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8年1期
关键词:拉丁舞家长孩子

王芳

他们的玩无所缘起,随性所至。他们创造了儿童自由玩耍的黄金时代——

现在家长的育儿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比如,最近朋友圈的一位家长,就分享了应该如何做好孩子榜樣的感悟。她说,当看到自己津津有味地追一些无厘头神剧时,终于明白:为何孩子也喜欢看某些无聊的动画片了,不禁发出“孩子真是父母的镜子”的感叹。这是家庭教育中孩子促进家长完善的一个活色生香的案例。以孩子为鉴,可以正衣冠!不禁为家长的觉悟叫好。

可是,我想继续追问家长的是,孩子是否也需要些无聊的时间呢?

比如问大人,为何明知是无厘头的神剧,还要去浪费时间呢?我没有轻慢的意思,因为我和你一样,工作之余也不时地会对着屏幕上一些插科打诨的段子傻笑。

当然,你可以说我格调不高。可是,生活已经够艰难,为何就不能这样只是无聊的放松一把呢?

成年人放松的手段有很多种,阳春白雪的且不说,只说日常:女人逛街,男人看球,老人在小区门口闲话……看上去似乎有些浪费时间,可是,我们需要。

那我们的孩子是如何放松的呢?他们的需要是如何被满足的?

我以为,自由玩耍是孩子放松的好手段。没错,我说的就是那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看上去似乎有些无聊、无脑的瞎玩,甚至只是百无聊赖的消磨时间。

自由玩耍原本是孩子的本能需要和天性,可是现在已日益成为奢侈品。

10年前,在我介绍了中国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作息后,一位美国教授就曾忧心忡忡地问我:那孩子们什么时间玩呢?我当时还不由得愣了一下。

10年后的今天,网上流传的某位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完美”地回答了教授的追问。

按照这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小P孩”每天从5点起床,一直要学习到23点才睡觉,总计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个小时。

在这份时间表中,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有古文、钢琴、围棋、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这九种课外学习。“小P孩”的家长——30岁的北大虎妈认为:“我的每个安排都是有目的的,跆拳道、游泳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加男子气概;弹钢琴、拉丁舞是为了培养艺术天赋;英语是为了以后出国方便;围棋、奥数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读古文是为了学习传统文化;练毛笔字是磨练他的性子……要想未来轻松一点,现在就要辛苦一点。”

瞧瞧,孩子的时间表上,全部被“有意义”的事情填满了。

可是,又是多么无聊!因为,他缺失了童年的自由玩耍,身心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哪怕让他只看一会儿令人脑洞大开的动画片,也好啊!

美国人类学家霍华德·丘达柯夫在《玩耍的孩子:一部美国史》书中,将20世纪前半叶称之为儿童自由玩耍的“黄金时代”。这是由于童工时代的终结,孩子们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专注于玩耍。他们的玩无所缘起,随性所至。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发现和创造自己理想中的风景,深深沉醉于自己的想象力之中:比如发现一个树洞,用小石头和树叶造个河边小屋等。

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城市化,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得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育儿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不惜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完全投入在孩子身上。一方面,学校开始占据孩子越来越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各种有组织有纪律的玩耍——如球赛、体操课、夏令营等等,大量取代了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玩耍。

这些描述,似乎也是当下孩子们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事实上,我们的孩子自由玩耍时间被剥夺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上文那位北大虎妈手下的“小P孩”,何止一个。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由玩耍的能力是心智健康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相比其他孩子,拥有自由玩耍时间的孩子会更快乐。美国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曾用42年采访了6000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这种“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即便成年后,人们仍会受益于幼年时的自由玩耍,玩耍同样有助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亲爱的家长,我不是在劝你们让孩子不思进取虚度时光。我只希望家长们能意识到自由玩耍的重要性,给每个孩子一点时间自由嬉戏。且不说随心所欲的玩耍所带来的其他益处,单是能让孩子放松身心,在这个颇具生存压力的社会中,对孩子的成长已是弥足珍贵了。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拉丁舞家长孩子
论拉丁舞中“技”与“艺”的发展趋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一起来学拉丁舞
家长请吃药Ⅱ
论拉丁舞中的引导和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