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的文学历史价值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费恩哈克吐温

张 宗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的文学历史价值

张 宗*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哈克贝利·费恩》是马克·吐温的杰作,被海明威誉为“现代美国小说的开始”。该小说描述的是哈克和黑人吉姆沿着密西西比河漂流冒险的故事,是一部儿童冒险故事。然而这部伟大的作品在文学历史上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部儿童小说的范围。本文旨在研究为什么《哈克贝利·费恩》不仅仅是一部儿童小说,它的重大影响力,它的文学历史价值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马克·吐温;哈克;文学历史价值;影响力

一、非传统人物的刻画

(一)正面的黑人形象

《哈克贝利·费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之作,作品从出版,便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哈克贝利·费恩》在文学历史上的重要价值,其深远的影响力非一般的儿童小说所能比拟。在这本书当中马克吐温塑造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美国经典人物角色,这为后来的美国作家甚至世界上的作家都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其中刻画的非传统人物之一就是黑人吉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当中,黑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述成自私自利,胆小,缺乏爱心,好吃懒做之徒。与众不同的是,在《哈克贝利·费恩》中马克吐温描写的黑人吉姆却是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黑人吉姆是一个具有爱心,勇敢,追求自由与独立,热爱家庭的黑人正面形象。在文中吉姆逃出主人的控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他决定要挣钱去赎回同样沦为奴隶的妻子去和家人团聚。在这里吉姆被描述成有情有义的爱家庭,爱家人的形象。相比哈克的父亲,一个典型的白人,整日酗酒,对哈克不管不问,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不爱护自己的孩子甚至虐待哈克,在这里马克·吐温讽刺了当时虚伪的白人阶层。这颠覆人民传统认识的写作,极大引起了人民内心的深刻反思,去考量当时的文明社会。

(二)真诚接纳黑人的白人

哈克是一个受白人教育的典型的美国少年,在白人社会里,他所接受的知识和教化让他认为黑人是低下的物种。一开始的时候,和黑人吉姆一起,哈克总是嘲笑,捉弄吉姆。在最后哈克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从心底去接受吉姆,并且为吉姆承担危险也在所不惜。在哈克眼里,吉姆是一个顾家,照顾家人,爱家人的人,不是白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样子,自私,缺乏爱。事实,眼见为真让他否定了过去所受的教化,在这里哈克蜕变成一个全新的美国白人。在这里的白人形象对黑人没有了敌意,成为了朋友。哈克的父亲在这里却去掉了白人的光环和独有的高贵,有爱心,勇敢的正面形象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例子,一反常态,超出了读者们的想象。使人民去反思白人所谓的道德说教是否真实。

二、对奴隶制的鞭打与对现代种族歧视的警示意义

在《哈克贝利·费恩》当中马克·吐温表达了自己对于奴隶制度的憎恨,揭露了资产阶级白人对于奴隶黑人的残酷迫害,揭露了当时文明世界的虚伪。虽然当时废除奴隶的法律已经宣布废除,但是奴隶制度在南方依然存在。黑人吉姆仍然需要逃亡来获取自己的自由,吉姆还要在逃亡过程当中挣钱去赎回也是奴隶的妻子,作为奴隶的吉姆也开始了自己追求独立与自由之路。对于那些进步人士反对奴隶制的人,他们认识到了黑人是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强有力的伙伴。在美国内战当中这一点表现的相当突出,当时军队中的黑人士兵占大多数,为内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现当今美国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因为种族歧视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对黑人的偏见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之下,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对当今的种族歧视问题有很多警示意义,对于美国白人来说这种早该消除的偏见给他们带来的只有黑人不断地奋起反抗,对于政府来说因为种族歧视问题所引发的麻烦更难解决。只有白色人种真正从心底里认可黑人,社会中白人和黑人相处才有可能更和谐。

三、写作语言风格的开创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当中大量运用美国方言,俚语,和美国当时的流行口语进行写作,甚至文中有些语言并不符合语法规则,但是这并不影响马克吐温文学魅力。并且大量口语,方言的运用使读者更能接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感同身受小说当中角色的经历。这种写作风格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感。而且方言的运用给作品营造了一种幽默的氛围。小说当中哈克的许多方言对白使得读者读起来哈哈一笑。譬如当哈克一本正经的模仿大人说话的时候。并且由于马克吐温在小说当中对于方言口语的成功应用,使得口语方言成为美国文学写作的基本方式之一。

通过上文分析总结,我们了解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在美国文学史上绝不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冒险故事,文中打破传统的人物描写方式,美国方言的第一次熟练运用,尤其在当今美国社会仍然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背景下,《哈克贝利·费恩》当中对于奴隶制度的揭露与鞭挞,对于黑人追求自由独立的,和白人享有同样权利的描述有着相当大的警示意义。

[1]Mark Twain.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5.

[2]成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覃承华.冒险与叛逆:英美小说“逃亡” 主题的双重内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张宗(1992-),男,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I712.074

A

1006-0049-(2018)01-0242-01

猜你喜欢

费恩哈克吐温
哈克萨
哈克寻宝记
真正的强者
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我只需要一美元
充满爱心的两美元
布哈克历险记
费恩的成全
只要一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