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搭建教学平台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研究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职业

王 强

(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以搭建教学平台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研究

王 强*

(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分析了课题体系建设的四大模板,提出了通过搭建理论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等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教学平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更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期。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未来生涯发展缺乏规划,对自我和工作世界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盲目性较大,人与职业匹配度不高,进而就业后的离职率比较高。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逐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正确的择业方法和技巧,通过课程的开展再辅以各种讲座,使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职业和岗位,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十分必要和急需的。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和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并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搭建以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为基础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模块设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具有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并且是一项系统工作,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征及学术的特点,需采取灵活多样的“四年一贯制”的教学形式,并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教学。

第一模块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为主。主要内容是生涯规划理念引导、专业发展前景与职业环境,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由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帮助大学生探索自身性格和职业兴趣,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第二模块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探索自身性格和技能,使学生了解职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第三模块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着重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内容是在发掘自身价值观的基础上,探索外部世界,在亲身的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认知、自我认识。并反馈到大学学习中,如何提升自身能力。

第四模块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以就业指导和求职心理调适为主。主要内容是宣贯就业政策和择业程序及途径,毕业求职择业的心理调适,完成从高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的研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规划,实现规划的有效途径是搭建全程化的教学平台,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等教育形式进行开展。

(一)理论教学平台

理论教学平台包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方法为核心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概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的目标是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消极思维,并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并激发个人潜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多角度看问题,全面把握问题实质。塑造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学会迅速融入新团队。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向毕业生介绍如何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的决策方法,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创业教育课程着重讲解大学生创业应该做的几方面准备,包括:为大学生创业作形式判断和资源分析,了解我国创业活动的传统、各方面的支持或存在的障碍,并与其他就业形式比较其优点和弊端、风险和收益。了解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发现潜在创业者:创业活动对作为就业主体的创业者在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各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创业(商业)计划书撰写规范与技巧;六类创业模式的选择;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

(二)专业教学平台

大学生就业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进行的,如何了解所学专业情况,培养专业能力,可以邀请专业课老师,定期开展各类专业认知活动。具体包括: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知识讲座、专业实习。学科专业教育,尤其对于大一新生,向其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就业前景、就业发展方向等学生关心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应具有何种素质和能力等,使新生初步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邀请校内外专业学者开展专业教育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信息,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开展实习活动,实习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工作的一种实践,同时可以检验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异。通过实习,了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就业提供充分的评价标准。

(三)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包含职场体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辅导工作坊、学生互助、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大赛。职场体验主要走访各类其企事业单位,是“以终为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职场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明确自己的目标,进而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每位从业人员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个人的认识与理解,并且由于其身在其中而往往有深刻而直接的体验,他们对职业的主客观分析,判断也可以为大学生快速了解职业知识提供帮助。工作坊是以小团体的方式,在职业咨询师的引导下,运用职业咨询、心理咨询、职业发展等方法,带领学员共同参与、体验、探索、分享和构建的成长过程。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大赛,以赛代练。每年各省和学校都会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通过参加比赛可以明确学生求职目标,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水平需要加强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他们有非常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但是大部分辅导员并不是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出身,理论知识不足,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高校的实际经验,可以把辅导员培养成就业指导课专职教师,组织参加各类就业指导培训,如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生涯教练(BCC)、高校职业规划教学(TTT)等,增强知识储备,提升授课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估机制需要加强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评价的缺乏,约束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灵活、实用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实施办法,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确立一个基本的量化标准。

[1]肖池平,张小青.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系统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陈德明,祁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0(5).

[3]王怀伟,韩艳春.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体系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3).

[4]王化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6).

[5]汤锐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4).

[6]黄林楠,卞昀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探索[J].江苏高教,2013(5).

王强(1982-),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就业指导、生涯辅导、思想政治教育。

G647.38

A

1006-0049-(2018)01-0196-0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职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