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课外空间 享受语文乐趣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班会菊花课外

张 黎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江苏 常熟 215500)

开拓课外空间 享受语文乐趣

张 黎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江苏 常熟 215500)

除了课堂教学时间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正确引导。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外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组织高效的拓展学生的课外空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外空间;活动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感情世界也异常丰富。若单单依靠课堂上40分钟时间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的拓展一些课外空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一些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更加有趣。以此丰富学生的语文技能,提升语文综合水平。

一、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模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性强,他们多数都爱做一些小游戏。所以,教师应该开展高效的课外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独特的魅力。

知识竞赛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抢答活动是最典型的代表。可以将4名学生分为一组,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题目,组织活动让学生抢答。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最后哪组获得的分数最高就为胜利,可以得到一定奖品。比如学习完苏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二单元后,教师可以将知识抢答赛的题目设计为以下几道:1.“人有两个宝”指哪两个宝?2.我国国旗由几颗星星组成?3.“鱼戏莲叶间”的前一句是什么?4.“神州号”从哪里来?5.中国最新一代的神州号是几号?6.大脑的作用是什么?7.古诗《江南》是谁的作品?8.国旗代表的意义有哪些?也可以举行古诗背诵大赛活动,让学生背一背课堂上学习过的和课外自己看到的古诗,看谁背得又多又好,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利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古诗背诵变得更有意思起来。

这些竞赛活动打破了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为语文教学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它为学生减轻了学习压力,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语文知识。竞赛活动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引起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识到活动不仅是游戏,同时也是一项学习,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成绩的提升。

二、主题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必不可缺的。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增进师生情谊,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主题班会的召开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认真分担学生职责,让每个学生都尽一份力量,才能使主题班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给一年级学生召开一次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将活动目的定为:1.让学生坚持每天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2.通过活动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主人。3.从班会活动中感受长辈的辛劳和对他们的关心。教师要先调查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并搜集与主题班会有关的歌曲。开始时,可以问学生:“在家里你们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还是已经学会自己做一些事情,不轻易麻烦家人?”听到学生的回答后,一起学习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找学生说说我们这双万能的手都能干些什么事。学生会说到“写字、吃饭、穿衣服”等。教师继续引导“既然我们都有一双万能的手,而你们也都是少先队员了,下面请全班同学进行一个系红领巾和绑鞋带比赛好不好?”学生的爱玩热情被调动,开始乐滋滋地进入活动中。班会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老师希望你们日后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也要学着做,养成爱劳动、爱学习的好习惯,拥有一双万能的手!最后,更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主动帮忙长辈分担家务,做长辈的小助手!”

小学生对这类主题班会活动都很感兴趣,并且,通过活动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生活道理,老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比父母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要根据班会活动的召开情况制定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升小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三、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中国教育往往只重视书面知识,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实践能力比书面知识的重要性更高,它能够检验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后续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后时间多开展一些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还要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很多道理,给学生留下深厚的学习体验。

实践活动的组织也要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符合新课程标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比如学习完《看菊花》这篇课文后,因为正值深秋,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在周末时间去公园观看菊花。观赏时,教师要为学生介绍菊花的特点、与菊花有关的诗句和其他基本信息:“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花中四君子分别指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梅花孤傲高洁,兰花气质清幽,竹子清新脱俗,菊花则淡然隐逸。菊花盛开在深秋,此时很多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刚刚盛开。古代诗人陶渊明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一种悠闲、洒脱的意境。中国人在重阳节时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你们熟知的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曾提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们细心观察,会发现家中的爷爷奶奶多半喜好菊花,因为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然后带领学生观看不同种类的菊花,分别介绍其差异性和特点,并让学生说一说菊花有哪些用处。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积累到很多语文知识。实践活动过后,教师应该要求写一写自己的实践心得体会,比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它们与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有哪些区别。带领学生从生活中体验知识,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记忆,能够反作用于课堂教学。

四、阅读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研究表明,只有极少数学生有课后阅读的习惯,而更加偏向于打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这是由于早期家长和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后期想要扭转过来难度可能会加深。因此,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一看优秀读物,在阅读交流活动会上与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心得。

学生阅读的内容最好与课本有共同之处,以便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学习完儿童诗《大海睡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从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读室搜集一些儿童诗进行阅读,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录到语文笔记本中,注明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儿童诗《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可以在笔记本上写道:这首诗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将白云、彩霞、乌云比作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又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云比如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让云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立体起来。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变成了有生命的个体,真是有趣!在阅读交流活动会上,学生们拿出各自的笔记本,互相借鉴彼此的阅读心得,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积极向教师提问,等待迷津的解答,有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最后,还可以拓展一个读书评选活动,要求学生一起评价本周的读书情况并加以总结,对其他学生的读后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当“小老师”的感觉。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模仿他人写作的儿童诗,自主创作一些小诗,选择特别出彩的,发表到校刊上,学生会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阅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教师要尽量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展示成果。由于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从书本中获得的阅读成果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汇聚不同思想的火花,运用合理的评价激励学生。

总而言之,面对现代教育发展的脚步,教师一定要积极更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课外实践活动、阅读交流活动等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多绚丽多姿。小学生的世界是简单而又丰富的,教师要做他们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语文的小天地中尽情地展现自己。

[1]周永梅.小学语文开展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小学),2014.12.

[2]钟翠云.小学课外阅读中实践语文的人文性探析.新校园(中旬),2017.5.

G623.2

A

1006-0049-(2018)01-0149-02

猜你喜欢

班会菊花课外
菊花赞
小满课外班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