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工作专业化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优化建设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业化高校学生队伍

付 琼

(1.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3)

学生工作专业化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优化建设

付 琼1,2*

(1.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3)

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的不断发展对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成专才需求,高校辅导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选配机制和培养机制。同时,高校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优化

高校学生辅导员在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保证高校学生生活学习,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工作以及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辅导员从单一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变成了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一、强化学生工作专业化管理,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高校学生工作是指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如在日常生活中紧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等。学生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辅导员完成的,学生工作是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工作,也是高校所有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加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管理,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是提高学生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最直接途径。许多人对于学生工作存在误区,认为学生工作就是处理一些琐碎的行政事务,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然而,事实上,学生工作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学生工作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需要辅导员能够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员还需要具有管理学的知识,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学生;此外,还需要政治学、教育学的知识等等。因此,要提高学生工作的专业性,高校可以尝试将学生工作分为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工作。由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专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由管理学专业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这样不同的辅导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学生也能得到更加专业的辅导与帮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工作的专业性,又优化了辅导员队伍的结构。

二、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优胜劣汰强化考核管理

辅导员工作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工作繁琐且难以衡量。许多辅导员工作认真负责,在日常生活中干了许多工作,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奖励和考核。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容易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当前许多高校的辅导员职业晋升渠道不通畅,这就使得许多辅导员产生了工作倦怠感,无法投入饱满的热情从事学生工作。因此,高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优胜劣汰的考核管理机制,并为辅导员提供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充分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首先,高校要为辅导员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高校可以采用360度考核法,从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辅导员的上级、同事及辅导员自己四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其次,高校要为辅导员建立合理的职业晋升渠道。如要将优秀的辅导员列入高校的后备干部中,对于表现出色的辅导员可以推荐到党政领导岗位工作。高校还可以在辅导员工作到一定年限后,根据辅导员的个人意愿进行分流。对于想要继续从事行政工作的辅导员要为其提供通畅的职业晋升渠道,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减少辅导员的人才流失。对于想要转岗到教学岗位的辅导员,高校也可以在选拔后为优秀的辅导员提供学术深造和进修的机会,使其能够顺利成为一名专业教师。

三、建立高起点的选聘机制,实施高标准的培养机制

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就要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高起点的选聘机制。高校应当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辅导员岗位进行综合的分析,制定科学的职位说明书。高校要以确定的选拔标准为基础,通过公正的选拔流程将真正能力强、水平高、专业素质强的人员选聘至本校的辅导员队伍中来。此外,高校在选聘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现有辅导员的人员结构和专业结构,通过选聘新的辅导员来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高校还应当定期对辅导员进行高标准的培训,通过培训来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加适应本校学生工作的需要。如高校可以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大会,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管理能力。高校还可以通过师父带徒弟的形式,使每个新的辅导员都能在“师父”的指导下尽快融入高校环境中。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主体,要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高起点的选聘机制,实施高标准的培养机制来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队伍结构。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还应当完善考核管理机制,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使每一位辅导员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1]王俊垒.浅议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24-226.

[2]陈立永.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途径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02):30-34.

[3]杜庆君.“专业化+职业化”:当前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98-99.

付琼,女,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在读,任职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初级职称,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生工作。

G641

A

1006-0049-(2018)01-0127-01

猜你喜欢

专业化高校学生队伍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