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公平与效率视角

2018-01-25贾瑞丽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贫困者贫困人口公平

贾瑞丽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精准扶贫政策分析
——公平与效率视角

贾瑞丽*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现阶段应对贫困问题而采取扶贫、脱贫、开发的核心。本文分别从精准扶贫的公平性视角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性视角出发,对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把握精准扶贫政策内涵,为更好地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

精准扶贫;公平;效率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

贫困,是当今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消除饥饿和贫穷是实现世界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八大指标之首。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进行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要求。第二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司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工作意见,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立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机制之一。自此,精准扶贫政策成为我国扶贫开发阶段的新政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就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精准到户到人,要真正针对到贫困家庭、贫困户的贫困人口,对真正的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人口贫困产生的原因,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从而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必须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以保证“真扶贫、扶真贫”。

三、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和效率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基本的价值。公平指人们对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道德评价。调节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财富分配关系的一种规范。公平包含了平等对待的要求也包含了差别对待的要求。对于精准扶贫政策而言,其公平是一种机会公平,使贫困者获得精准扶贫政策的收益机会均等,要实现机会平等,就必须对贫困者采取差别对待,使精准扶贫政策真正受益于贫困者,赋予贫困者“不平等”的对待,这不仅不违背机会平等的原则,也正是机会公平的要义所在。

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单位时间里投入产出之比,即生产效率;二是使现有生产资源与他们所提供的人类之间的对比程度,即经济效率也称配置效率。精准扶贫的政策旨在使有限的扶贫资源运用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使扶贫工作实现最佳的效果,使扶贫“一针见血”。

因此,精准扶贫政策既要保证公平又要反映效率,两者要相互统一、相互协调。

四、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真扶贫、扶真贫,让真正贫困的人口实现摘掉贫困的帽子,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就是要兼顾贫困者,让贫困人口也过上小康生活,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发生质的变化。目前而言,党中央和国家政府部门面对现阶段贫困问题的难啃国情,一直没有放松对扶贫、脱贫的政策制定的要求。将扶贫政策上升到“精准扶贫”的定位,改变以往的区域性扶贫、平摊扶贫资金的旧式做法,对于解决现阶段的贫困问题意义重大,效果也更加明显。因此,对于国家层面而言,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贫困者而言,扶贫政策在解决贫困问题时,要让他们平等的享受权利。

五、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性分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的研究与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脱贫政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有一些问题,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带动的人的收入增长肯定也就下降了,更重要的是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平等,农村的基尼系数由80年代的0.21变为现在的0.4左右,几乎增长了一倍,这意味着国家每增加一块钱,穷人拿到的更少了。以往的扶贫开发政策是以大大小小的区域为对象,而这样的扶贫效果,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贫困地区里扶贫扶植贫困地区的发展,真正的贫困人口没有同等的受益,更有利于非贫困人口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共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近3000亿元,全国农村人口累计脱贫5564万人,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总量,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减贫成果前所未有。与此同时,精准扶贫政策的部分失效不容忽视。例如,贫困标准的划分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使得贫困户识别低效。其次,扶贫资源配置存在低效问题,扶贫资源有限,资金不足,贫困原因各异,造成扶贫资源的配置低效常有发生。

六、精准扶贫政策的路径走向

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当前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治理贫困问题的战略重点,有其必要性。我国要加快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加强精准管理。同时强化整合精准扶贫资源。也要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精准扶贫政策作为一项国家的重要战略而言,不仅要有效果,同时要兼顾公平,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关系、不断调整政策路径和完善措施,努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为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刘军林.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角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4):163-166.

[2]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02):17-24.

[3]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4]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8(01):131-136.

[5]徐锦忠.精准扶贫:公平与效率[N].克孜勒苏报(汉),2014-11-12(001).

[6]李艳磊.论公平与效率[D].西南政法大学,2012.

贾瑞丽,山西财经大学,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F323.8

A

1006-0049-(2018)01-0124-01

猜你喜欢

贫困者贫困人口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锦上添花
笨柴兄弟
精准嵌入型政府扶贫信息化模式探索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古巴经济衰退
美国贫困救助精细化管理的检视与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