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少数民族社会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价值观民族

康 琪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试论少数民族社会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康 琪*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少数民族传统社会观不断继承延续发展,在对少数民族的人民起着规范作用的同时,少数民族的社会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引导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尺度,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应该自觉遵守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一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各族人民积极的政治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社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在不断的融合交流中,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于西部地区,这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孕育出了众多本民族的特色文化,通过其思想意识、伦理观念、价值取向、习俗特质、文字语言等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了本民族普遍具有的社会观和价值准则。然而少数民族杂居和相对聚居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文化差异较大,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着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明确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新成果,清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反映了我国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诉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引导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尺度,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应该自觉遵守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一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各族人民积极的政治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少数民族社会观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选择的价值理念,是对民族发展前途的价值追求。它既是民族行为进行选择的依据,又是民族实现价值目标的指南。”国家和民族统一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拥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这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一方面,少数民族由于其自身文化的特殊性,需要接受国家和本民族两方面的共同教育,少数民族社会观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其自身的包容力与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价值参考,由此成为了连接各民族间的精神桥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发展提供坚实安全的保障。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必不可缺的指向标与参考系,引领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思想层面的统一与健康发展,在保证文化正常交流活动的前提下,抵制了不利于地区发展的文化,促使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积极化、健康化、有序化。

三、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提升路径

(一)综合利用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

文化的传承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普遍认同的文化传承方式,比如民族节日、宗教组织以及民间规约等形式,正是凭借这些方式,少数民族的文化才得以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可以将其内容的传播融入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积极利用这些民间方式,让群众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方便少数民族群众更好的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而且还能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式的内涵。

(二)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

少数民族多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这里人口相对稀少,经济水平欠发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面等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比较局限。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尽量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一方面,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优化教学配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投资,以满足师生教和学的需求。

(三)引导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等观念,这种影响往往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首先,充分理解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并给予相应的包容与尊重,汲取宗教信仰中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以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地发展。其次,鼓励少数民族宗教人士与信教群众与时俱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知识水平,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与现实状况,进行宗教文化的改革创新,引导宗教价值观与宗教文化朝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18.

[2]潘忠宇.优秀的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J].道德与文明,2005(1).

[3]陈颜.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5-9.

[4]李菊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满族研究,2014(1):18-21.

康琪,女,汉族,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D64

A

1006-0049-(2018)01-0115-0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价值观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