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8-01-25王迎春岳志新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背景工作

王迎春 岳志新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王迎春**岳志新**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各个领域都在探索如何在“互联网+”模式下谋求更好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其党建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谋求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更是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阐述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找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互联网+;高校;党建

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正在以破竹之势将整个社会推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云技术、大数据、自媒体开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阵地,肩负着“引领网络,引领青年;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重要任务。因而,当前形势下,高校党建主动融入互联网+的时代,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一、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工作深入融合的必然性

2016年,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半数(《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公报》称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以95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可以轻松使用各种网络资源,以服务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应势而变,乘势而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而互联网+高校党建就是信息时代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伴随着大数据、云技术和微媒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资源丰富,信息庞杂,形式多样,触手可得,这里互联互通、及时高效、生动形象、畅所欲言。信息时代来势汹汹,95后群体尚处于“三观”建设时期,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所以,传统、严肃、单项推进的高校党建工作,面对互联网+时代的95后群体,在各个方面势必面对严峻挑战。

首先是思想工作上面临的挑战。网络资源丰富同时信息庞杂,多元化特征明显。而价值观念形成初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干扰,也很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甚至反动情绪的煽动和蛊惑,从而产生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等现象。第二是工作方式方法面临的挑战。传统严肃党建工作多靠学校组织部门—学生工作辅导员—大学生这一单项推动进行。在党员的培养与发展、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显现出低效、滞后等弊端。第三是给党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不仅需要提升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增强面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还要精通网络技术,提升网络应用能力。

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作形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度不够。目前,多数高校的党员发展、培养与管理等各个环节还停留在传统的开班授课,集中灌输理论知识,召开会议,自上而下单线传达会议精神的阶段。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有其现实背景和优势所在,但当前的高校党建亟需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培养与管理中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新媒体,利用新技术,将线上党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线下传统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和提升。

(二)工作内容缺乏创意和吸引力,新媒介和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尚未引发党建工作者思维模式的变革。高校的党建网站各个模块依旧较多采用平面媒体的形式,微信、微博平台发展滞后。功能上仍以报道、传达为主,互动功能极少。

(三)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均有待提升。相当部分的党务工作者还存在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对新形势的把握不够,对新事物的接纳和理解不够。具体的党务工作者(以高校辅导员群体为主)缺乏运用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管理模块,实现党建工作系统化、智能化的思维和专业能力。

四、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思考

(一)更新工作理念。只有顺势而为才会有所作为,因此工作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前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紧抓人才队伍建设,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顶层设计及时更新工作理念。

(二)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积极利用自媒体和各种“微”平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自媒体和高度发达,可以借此开设“微课堂”[1],让党员学习更加的便捷高校。实行“微管理”,对实习期学生党员、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管理。

(三)创新“线上”,巩固“线下”,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和不断互动模式。进行线上宣传时,要注重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可读性,达到宣传、宣讲的目的。同时,要认识到线上党建工作的传统党建工作的创新、拓展和延伸[2],要将线上的宣传教育讨论延续升华到线下。

[1]吴登全.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7).

[2]石玉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2).

* 2017年华北理工大学组织部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B2017-25)。

** 作者简介:王迎春(1981-),女,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华北理工大学,讲师,从事管理学研究;岳志新(1978-),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华北理工大学,高级政工师,从事思政、党建研究。

D267.6

A

1006-0049-(2018)01-0043-01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背景工作
昆明理工大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