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档案工作者的角度解读水浒人物

2018-01-25张鹏王增强

山东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宋江梁山水浒传

文·张鹏 王增强

《水浒传》塑造的梁山英雄形象,连同晁盖在内,共计109位。这些水浒英雄中,有多位曾经担任过文书档案工作或与文书档案工作有过密切接触。学界的不少研究成果,如乐道摘编的《水浒传里的文书档案工作者》[1]﹑秦建军的《水浒与档案》[2]﹑李衡瑜的《从〈水浒〉看档案的价值》[3]等文章都不同程度上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但这些研究都篇幅较短,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很多重要问题没有被挖掘出来。《水浒传》故事的发展按照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梁山前﹑上梁山后和招安后。本文尝试从这三个时间段来分析水浒英雄与文书档案工作的关系。

一、上梁山前曾经担任过文书档案工作的梁山英雄

梁山109位英雄好汉,上梁山前曾经担任过各级文武官吏的不在少数,这些出身官家的英雄中有的就曾经从事过文书档案工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宋江和裴宣。

宋江上梁山前,原为郓城县押司。押司并非官职,其身份为官府中执掌案牍的小吏。宋制,府吏有押司八人,县吏也有押司,主要任务是抄写文件,因而有研究者称宋江为县衙档案员出身。[4]从《水浒传》的相关情节,我们也可以看到宋江与文书档案工作的亲密关系。第十七回中写道:“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宋江巧遇济州府前来交送公文的何涛,何涛便将公文内容告诉宋江,并说道:“押司是当案的人,便说也不妨。”可见宋江日常工作中可以接触大量官府公文。押司的主要工作是抄写公文,而宋江与知县关系交好,也有可能会承担草拟公文的工作,这些都是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宋江之所以后来会上梁山,并能成为梁山之主,也与其工作有关。正是借助押司的身份,宋江才从何涛那里探听到了官府缉拿晁盖等人的消息,并设法搭救了后者,因而晁盖等人才会对宋江感恩戴德,这才有了宋江怒杀阎婆惜及后来梁山派兵救宋江上梁山这些情节。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宋江本是一个文书档案工作者,其上梁山的根源是泄露公文。

除宋江外,另一位在上梁山前担任过文书档案工作的水浒英雄是裴宣。裴宣绰号铁面孔目,在梁山排第47位。上山前,裴宣曾任京兆府六案孔目。据《汉语辞海》,古时州县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吏员,总其事者称六案孔目。孔目,一个解释为旧时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账目﹑遣发等事务,另一个解释为档案目录。《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邓飞介绍裴宣时说:裴宣“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可见,裴宣的工作与宋江有类似之处,都是与处理公文密切相关。裴宣之所以落草为寇,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耿直的性格,但也与其工作性质有关。上梁山后,裴宣“专管军政司赏功罚罪”,仍然与文件处理不无关系。

宋江﹑裴宣在上梁山前曾经亲身从事过文书档案工作。还有很多水浒英雄虽然不直接从事文书档案工作,但由于曾在府衙任职,有可能与文书档案有过密切接触,如雷横﹑朱仝﹑杨雄﹑武松等人,他们在羁押犯人﹑押运钱财等活动中,应该都会携带公文,并与从事文书档案工作的文职人员打交道。除此之外,柴进也是一个与档案密不可分的人。他保有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丹书铁券是我国古代符契文书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档案。柴进之所以上梁山,也正是因为没有将这一重要档案带在身边,无法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

二、上梁山后担任文书档案工作的梁山英雄

梁山一百多位头领,数十万兵卒,众头领分别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事实上具备了初级政权的形态。在这个初级政权中,负责文书档案工作的主要是两个人:萧让和金大坚。

萧让绰号圣手书生,善于模仿他人字体;金大坚绰号玉臂匠,善刻碑文﹑印章。二人均为伪造公文档案的高手。《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在江州被陷害,将被处死,戴宗携带禀报蔡京的书信中途被梁山截获,伪造蔡京书信和印记的正是萧让和金大坚。第四十九回三打祝家庄时,孙立到祝家庄卧底,书中虽未明言萧让和金大坚伪造公文,但孙立出发之前,吴用吩咐戴宗请二人下山,而孙立确实需要公文,可以推测,孙立所持公文为二人伪造。

由于萧让和金大坚具备特殊的本领,二人在上梁山后,分别负责行文走檄调兵遣将和造兵符印信,行文和印信是公文处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梁山政权”的文书档案工作主要是由二人负责的。梁山上最重要的档案是刻有天书文字的石碣,上面明确写明了梁山108位头领的座次。它以上天的名义,巩固了“梁山政权”。关于这一石刻档案,历来就有观点认为它是宋江﹑吴用授意别人伪造的,[5]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承担这一任务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萧让和金大坚。二人虽然都不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列,但在梁山政权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发挥了极为隐秘而且重要的作用。

三、招安后担任文书档案工作的梁山英雄

《水浒传》第八十九回写道,宋江军队战败辽国回军途中,“唤令随军石匠,采石为碑,令萧让作文,以记其事。金大坚镌石已毕,竖立在永清县东一十五里茅山之下。”可见,受招安后,萧让和金大坚继续担任军中文书档案工作,萧让负责行文,金大坚负责印信和刻石。第一百零八回中,宋江军队与王庆交战,萧让﹑裴宣﹑金大坚被活捉去,宋江对卢俊义说道:“萧让知我有病,特辞了陈安抚来看视我,并奉陈安抚命,即取金大坚,裴宣到宛州,要他每写勒碑石,及查勘文卷。”“写勒碑石”是萧让和金大坚的职责,由此可知,招安后,“查勘文卷”的工作应主要是由裴宣承担的,因而裴宣也是在招安后担任文书档案工作的梁山英雄之一。

征方腊之后,梁山英雄损兵折将,又遭奸人陷害,所剩无几。萧让和金大坚均未随军征讨方腊,裴宣也幸免于难。《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交代了萧让﹑金大坚和裴宣三人的最终去向,萧让在蔡京府做了门馆先生,成为后者的门客,考虑到萧让曾经在梁山上担任头领,他应该不会受到蔡京重用。蔡京之所以将萧让留在府中,还有另一种解释:萧让善于模仿蔡京字体,将其留在蔡府,是为了防止他再伪造自己的书信,名为先生,实则是软禁。无论哪种解释,萧让都难以在蔡京府中继续担任文书工作。金大坚在内府御宝监为官,但宋代并无这一机构,从字面理解,“宝”在古代可以代指皇帝印信,因而金大坚所从事的有可能是保管朝廷印信的工作。裴宣则不再为官,与杨林同回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因而,在梁山诸位英雄的大结局中,只有金大坚有可能继续从事与文书档案密切相关的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所有水浒英雄中,从事过文书档案工作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无论宋江﹑裴宣﹑萧让﹑金大坚,他们之所以上梁山都不同程度上与其从事的工作有关。宋江和裴宣都曾直接从事过文书档案工作,而前者作为《水浒传》全书最核心的人物,其上梁山正是源于泄露档案机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档案工作,也就没有宋江和后来的水泊梁山。萧让和金大坚上梁山则是因为他们善于伪造公文和印信,二人上梁山后的工作和最终的命运也与这种特殊本领有关。在“梁山政权”建立的过程中,石碣作为梁山上最重要的档案起到了类似于宪法的作用。总之,对于水泊梁山而言,档案和文书档案工作者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乐道.水浒传里的文书档案工作者[J].档案,1989(1):22.

[2]秦建军.水浒与档案[J].北京档案,1999(1):36.

[3]李衡瑜.从《水浒》看档案的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7):46-47.

[4]咎秀民.押司是干啥的[J].山西档案,1998(2):39.

[5]张义春.梁山好汉座次的排定和结构简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9.

猜你喜欢

宋江梁山水浒传
“知心姐姐”孙二娘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