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2018-01-24王超李晓辉温仕鑫庞珊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34期
关键词:乳腺肿块安全性应用效果

王超+李晓辉+温仕鑫+庞珊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组),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机体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块; 应用效果; 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afe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ional resec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Method:70 cases of breast mass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breast mass resection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minimally invasive rotational resec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group),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mplete resection,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time,healing time,complications,perioperative pain degree(VAS) and body stress index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rate of complete rese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time and healing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operation 12 and 24 h,the VAS score,body stress index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ional resec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 is better,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afety is higher,so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 is better.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ional resection guided by ultrasound; Breast mass; Application effect; Safety

First-authors address: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Puning 515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4.013

乳腺肿块是乳房常見疾病,其发病率极高,相关研究显示,手术切除仍是常见的治疗方式,而随着对手术治疗创伤控制需求的提升,微创治疗的占比也不断提升[1-2],微创旋切术是近年来临床研究较热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微创旋切术的细致效果与安全性探究结果差异明显[3-4]。本文就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岁;乳腺良性肿块者;可有效配合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乳腺恶性肿瘤者;合并心脑肾等基础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及其他影响治疗、诊断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0~49岁,平均(36.6±4.9)岁,病灶直径:<2.5 cm者20例,≥2.5 cm者15例;其中单侧15例,双侧20例;单侧病灶数量2~9个,平均(3.6±0.8)个。观察组年龄19~49岁,平均(36.8±4.6)岁,病灶直径:<2.5 cm者20例,≥2.5 cm者15例;其中单侧14例,双侧21例;单侧病灶数量2~9个,平均(3.8±0.6)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endprint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常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于病灶表面部位做弧形或放射状的切口,进入后分离各层组织,放射状切开,将病灶切除。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常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于乳腺肿块边缘穿刺,做3~5 mm的微小切口,从乳腺后间隙穿刺进针,以超声辅助指导将切割针置入,取样后,以声像图为指导进行切除,以旋切刀和负压吸引的方式将病灶切除及取出,处理积血及创口。

1.2.2 检测方法 采集两组的术前及术后12 h、24 h的静脉血标本送检,采集量均为4.0 mL,30 min内送检,首先离心,离心后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检测机体应激指标(β-EP及Cor)。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情况(术后即刻进行超声检查,未见肿块残留)、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术期疼痛程度与不同时间的机体应激指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0~10分,由患者按照自身的疼痛感受从中选取代表疼痛程度的评分,其中0分为无痛,随着分值升高,痛感增强,10分为剧痛,0~2分、3~5分、6~8分及9~10分分别表示优、良、可及差[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病灶直径者完全切除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字2=1.111、3.333,P>0.05),而观察组整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968,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的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病率极高,且本类多为乳腺良性疾病者,其治疗方法中的微创治疗术式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6-7]。微创治疗不仅仅可有效控制手术切口的大小,且对于手术导致的创伤应激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8-9],因此微创手术的受认可程度不断提升。临床中的机体应激指标较多,其中手术导致的机体应激变化指标十分常见,β-EP及Cor是常见的机体应激敏感度较高的指标,对于手术创伤程度及创伤后恢复速度效果等均有直观实时的反应价值[10-13],因此对其表达波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治疗方式的微创程度。而超声指导下微创旋切术是近年来占比较高的一类微创治疗方式,研究发现,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治疗具有微创、定位精确及美观程度较高等优点[14-17],但是对于超声指导下微创旋切术的临床综合效果,包括肿块切除、治疗安全性及创伤控制的直观研究十分不足,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意义较高。

本文中就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切口長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的临床疗效较好及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常规切除术,同时观察组术后12、24 h的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术创伤导致的机体应激程度较低,因此应激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相对更低,也从侧面说明机体术后恢复更快的优势。这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对于病灶定位较准、手术切口较小及对病灶周围组织不良影响更小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关[18-21],因此手术相关方面及术后恢复方面的评估结果均更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罗玉群.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46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76-578.

[2]王兴武,夏菊华,杨武森,等.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对比[J].吉林医学,2016,37(11):2647-2649.

[3]徐西通.评价乳腺后间隙麻醉法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4,20(35):72-73.

[4]陈剑平,于昌盛,方芳,等.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多发性肿块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1):1523-1525.

[5]李俊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12):47-48.

[6]黄元坤,黄君华.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式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2017,37(2):111-113.

[7]夏恒,邱海江,阮郑.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比传统开放术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2):165-169.

[8]陈魏威,权广前,顾玛丽.麦默通真空微创旋切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肿物102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631.endprint

[9]李晓坚,劳日初,胡耀光,等.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0):4479-4480.

[10]童文伟,刘玉军,马元玉,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联合负压引流冲洗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134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6):442.

[11]陈华彬,曾福强,邹斌,等.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633-636.

[12] Acea N B,Builes R S,García N A,et al.Rotational flaps in oncologic breast surgery.Anatomical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J].Cir Esp,2016,94(7):372-378.

[13] Prionas N D,Mckenney S E,Stern R L,et al.Kilovoltage Rotational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on a Breast CT Platform:A Feasibility Stud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4(2):533-539.

[14]吴丽华.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40例乳腺良性肿物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5):1087-1088.

[15]杨雨萍.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5,27(4):39-40.

[16]赵为国,张江宇,张晨芳,等.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創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病灶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47-50.

[17]谢秋.高频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小钙化灶切取活检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932-1933.

[18]万文博,王知力,李俊来,等.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0):735-738.

[19]李杰清,牛桂芬,靳忠民.全自动旋切刀治疗乳腺肿物107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s1):19-21.

[20]陈建国,胡童,芦金飞.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在诊治良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6):417-418.

[21]邵超,张晶晶,凌飞海,等.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142-1144.

(收稿日期:2017-08-17) (本文编辑:董悦)endprint

猜你喜欢

乳腺肿块安全性应用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肿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