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缘之美
——论边缘线的不同处理

2018-01-24逄淑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贾科梅塞尚睡莲

□逄淑忻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线在艺术家的画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家们为了清楚地表现物体的结构、体积和空间,对边缘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就以边缘线为主线进行探讨,对比同一时期不同艺术家对边缘线的不同处理方式。

一、早期文艺复兴不同艺术家边缘线的对比

(一)早期文艺复兴边缘线特点

早期文艺复兴绘画的边缘线本身既承担视觉上的空间感又是对形体的界定和区分,半雕塑、半浮雕,所有人物以及人物内部的结构都被清楚地勾勒出轮廓线。

乔托的《逃往埃及》中整个画面带有浓重的色调,深蓝色的背景衬托出明亮的山体清晰坚硬的边缘线,画面的边缘线呈现出明显的界定区分。远山及近处峭崖的边缘线生硬而呆板,人物衣服的衣褶边缘线硬朗直挺,响应了早期文艺复兴绘画的半雕塑、半浮雕的绘画号召。

(二)达·芬奇的边缘线特点

达·芬奇创造了流行数百年的明暗法,摆脱了15世纪之前用呆板、坚硬的边缘线勾画形体的方法。达芬奇的边缘线画法称为朦胧画法,是为表达空间的向后隐退使部分边缘线虚化。

从达·芬奇的代表作《圣安娜与圣母子》中看到边缘线被达·芬奇巧妙地运用,表现出人物微妙的神情。背景远山的边缘线模糊至极、若隐若现向后退去形成巨大的空间。人物之间采用明暗画法,暗部与暗部之间边缘线消失殆尽,融为一体,看到的只有亮部与暗部之间形成的视觉反差。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运用了自己独特的朦胧画法,将边缘线巧妙地融入发背景中。

二、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边缘线的对比

(一)印象派的边缘线特点

莫奈创作的《睡莲》中对光线的过分关注,表达出他对睡莲的独特情感。在画中,眯着眼睛看背景是大面积的紫灰色,朦朦胧胧像罩了一层雾,睡莲就在这大片的背景中若隐若现,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几个亮亮的色点,边缘线几乎不存在。莫奈把睡莲的具体形态弱画,只剩下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莫奈的细腻情感,营造出空间上的灵动。

(二)塞尚的边缘线特点

欣赏塞尚的画,物体边缘线总是又粗又黑,有时这些边缘线几乎是脱离物体本身体积和质感而孤立存在的。塞尚的作品《大浴女》,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由两组浴女和参天大树以及远处的地平线组成,画中每个人物形态都被粗黑的轮廓线概括出来。边缘线之间相互交错形成大小不一的三角,让人感觉整个画面构图非常稳定,边缘线的方向甚至趋于一致。这种边缘线的表达方式成为塞尚表达自己独特绘画风格的形式语言。

早期印象派是对经验主义的写实,凭感觉作画而不是理性分析。它的边缘线呈现出模糊、流动和空气感的绘画风格。而后印象派塞尚一改印象派模糊不清的边缘线绘画风格,用极为强调的轮廓线去组织形体。将物体的边缘线加粗加重,主张回归古典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美感。

三、当代艺术家边缘线的对比

当代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的观察视角、绘画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对边缘线的处理也各有其考究。弗洛伊德的形体极尽所能地将每一个小起伏塑造成凸起,每一条边缘线极尽清晰。每一个小细节都如同放大镜显现般,毫发毕现。而贾科梅蒂的线则是表述他在思想上的游离和不确定性,带着他那对生命的犹豫和对世界秩序的不安全感。那些线不断确立又破坏,不断生成又毁灭,永无止境地挣扎。

(一)弗洛伊德的边缘线特点

弗洛伊德的画作让人第一眼看到就再也忘不掉,他的画通常使用自然光作画给人生动、自然的观感,这也让他画作中的边缘线清晰可见、流畅,毫不掩藏。观摩他各个时期的画作,不难看出他对边缘线有着特殊的情感,擅用边缘线来表现人体的结构和整个画面的空间。他的边缘线一直保持着锐利、硬朗的风格,这也是他独特的绘画审美观。

(二)贾科梅蒂的边缘线特点

《灰色空间里的人》显示出贾科梅蒂突破传统绘画的束缚,他故意弱化头部的边缘线,依靠色调来区分,线条灵活运用,边缘线经过颜料的反复叠压变得隐约起来,他重点刻画人物的脸部,没有绚丽的色彩,而是使用准确、肯定、短促的线条,反复地勾勒人物的面部使其显得模糊,虽不是传统意义的写实,但这是贾科梅蒂追求事物真实表现的绘画语言。线条在他的画面中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表现性。

总之,作为所有绘画造型的起点,边缘线在绘画中有很大的价值,如形体的塑造、空间透视、结构的转折等方面。通过对边缘线的研究,使我们对边缘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线不再是单纯的边缘线、空间线、结构线,线条本身就可以成为画面的主体,它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性。

猜你喜欢

贾科梅塞尚睡莲
你好,睡莲
睡莲盛放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中外研究综述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睡莲
睡莲
贾科梅蒂是艺术家中的“特殊存在”
左拉“贬低”塞尚
法国有个塞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