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18-01-24李艳超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体系专业

李艳超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目前,教育部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与建议,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目标和任务。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有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各高校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具备统一化、规模化、完善化,这是各高校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只是通过增设几本属于创业方面的教材,进行几次创业常识的理论讲解、几次相关知识考核等,课程项目不固定,明显缺乏完善性。

(一)创新创业课程重创业、轻创新

现阶段,各地区高校都已增设了高校学生创业方面理论课程,并将这些理论课程编排到了必修课环节中,进而成了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学习项目。而“创业”并不意味着“创新”只有在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创业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创业形式等,才能是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是促进我国各方面能力的前提保障,更是高校储备各方面人力资源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在各地区高校中,都还在沿用多年以来的创业教材,而且其中内容只是局限于形式上的理论,并没有融入与时俱进的思想,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进行创业的信心,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创业实效。借助一些实地调查了解到,各地区高校在学生创业方面教材主要增设了大致20本,其中体现团队创业的有19本,能力与机遇占到18本,创业规划占到18本,创业概论占到15本;创业项目开发占到14本,创业成本管理和投入占到13本,创业文化占到12本。但是创新性的中心思想仅有2、3本,具体的创新指导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种几乎不具备创新思想的教材内容和方式,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也就无法谈及从创新的角度规划创业。

(二)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种类单一、数量有限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校内师生认可的基础上,就需要考虑对高校学生实行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也就是说,为有创业计划的高校学生讲解适用行业领域的新型创业常识,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诚然,创新性创业不能只是偏向于对创业常识的重视,还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规范的、理论教材,为学生创业做了有效指导。对此,有异域国家的教育权威人士曾指出:要构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业队伍,还必须要开展“勇气和担当”职责教育,而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通过一些实在调查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增设了通识教学课程,并且将这方面课程归划到了选修课环节,更没有体现“勇气和担当”的人性化教育。这样状况势必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单调和片面性,缺乏完善性,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通识教育重要作用的发挥,更会影响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创新创业教学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

从一些高校的内部资料中了解到,这些高校都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所修专业不相切合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从现实的角度,将所修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学习中来中进行有效实践。这不只是会造成专业教学无法发挥重要作用,还会导致整体专业教学呈现事倍功半的局面。在解决以上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制定合理措施,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各个专业充分融合,这就需要将人创新创业及其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课程项目做出全面的规划和调整,从而为学生所修专业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导,满足学生向创新创业方向发展的需求。

(四)双创教育实践课程覆盖面略显不足

有教育学家曾经指出:“在现实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实践,在保证能够学以致用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术。”更有教育权威人士说过:“只有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专业技术的掌握。由此可以,开展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对学生的深远影响。而本文所探讨的创新创业教学,主要强调的就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充分的现实操作中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做出有效指导,也切合有创业计划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国家教育部门下发相关资料中了解到,在国内所有高校中,只有近50%的高校采取了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很多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学往往还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态势,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也仅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理论知识问答活动,

认为通过这些问答活动就能够激发学生学好理论知识,也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从而使专业严重缺乏现实运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尽管在高校中只是有很少学生有创业的计划,但从专业教学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从创新的层面思考问题,增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是对所有高校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如果只是凭借课堂上有限的理论知识讲解及其理论知识问答,还与学生的创业规划和专业技能训练需求存在着明显的距离。也就是说,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和完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坚持育人为本是双创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课程提出了全面革新要求,其中主要强调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角度来考虑制定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条件和他们之间的能力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根据所修专业特点及其学习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增设课堂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训练自我、完善自我的空间,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具备综合能力奠定有力保障。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属于其总体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中有效实行双创教学,是各高校在以后工作中的发展路线。

(二)基于多元整合能力范式是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模式

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完善性,就需要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了解实行教学的主要对象是高校学生,而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来考虑所要做出的必要努力。采取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方式法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从现实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驾驭专业技术的能力,适应竞争环境的能力等。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欲望和创新创业的信心,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各种方法了解社会和各行业发展动态,研究开发创业新型项目,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业活动。

(三)以开放合作、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为基本手段

在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翻转课堂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各高校也将这两种教学模式做出充分运用,并随着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运用的深入,也充分意识到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学生的深远影响。在学生所修各个专业中,充分运用先进设备和媒体技术,选取充足的教学素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借助于此的教与学的基础力量,基于“帮学扶教”原因,为高校师生构建学习资源的共享平台。在创新创业教学进行中,通常中是以教材结构为基准,分类构建,组织校内人员与社会各行业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以达到迭代优化的目的。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的为实际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促进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完善性;通过校企联合形成的合力,能够更切合于市场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保证创新创业教学的智能化、现代化。

三、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普及教育阶段

在双创教学进行中,创新与创业两者相辅相成。有教育权威人士提出,在高校一年级就开始实行创新创业教学,以实现这方面教学在高校的普及化,并且将这方面的课程规划到必修课程环节中,具体是让学生了解创新性思维的现实作用,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式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从创新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通识教育阶段

为高校学生实行通识教学,主要是为了通过增强学生基础整体素质,为学生顺序创业提供保障,因此,这方面的课程也最好在高校一年级开始实行,以实现普及化,但可以将这方面课程规划到选修环节中,但是必须要求学生选取其中的一项到三项的课程内容。要真正实现创新性质的创业,不能只是凭借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出发点、继而培养其学科素养和创业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专创教育融合阶段

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这对高校来说,即以创新驱动高校的专业课程改革。这需要改革专业课程内容,以更贴近行业前沿、社会需求的角度,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知识当中。如室内设计专业,可开设“民宿设计与运营”课程;农业类专业,可开设“互联网+生态农业”课程等等。

(四)实践教育阶段

创业是开发创意、实施决策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它时时刻刻伴随着风险。而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往往导致管理问题,最终可能创业失败。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创业经验。百森商学院认为,学好创业管理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现实中去管理一家公司,所以他们采用“做中学”的模式:由学校提供启动资金,由学生自行管理一家企业。因此双创实践教育,除了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和创业竞赛之外,双创实践活动也应纳入课程体系之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各地区高校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对现有的教学方案做出根本上的改良和革新,并且需要将创业创新课程编排进必修课程环节中,成为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学习项目。除此之外,还需要各高校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必须要涉及到从创新角度来规划创业的思想,同时结合创业创新教学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考试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全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为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实效性提供保障。

[1]张光辉,李雪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J].决策探索(下),2018(02):34-35.

[2]于敬如,仲忱.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标要素研究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7,4(02):30-31+38.

[3]胡剑锋,江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4):107-109.

[4]高志刚,战燕,王刚.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93-95.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体系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