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秋“玉关”春风度,咬文嚼字正当时

2018-01-23赵岩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玉门关诗词

赵岩

【内容摘要】诗词的语言精妙绝伦,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玉门关”诗词有序传承两千余年,是这颗明珠上凝结的月光宝华。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对“玉门关”诗词精妙的语言展开咬文嚼字,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水平与思维品质,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笔者贯彻落实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创新之举。具体的做法是:咬出四场“春风”来,嚼去“不度”引得“度”。

【关键词】玉门关 诗词 咬文嚼字 春风度

诗歌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的雕刻,诗人们用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描景状物,表情达意。对诗歌的咬文嚼字,总有一些问题是被大家忽略的,比如:所选择的一两首诗篇之间没有关联,咀嚼品味的仅仅是词性与手法,学生在这种低层次的审美活动中无法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更无法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咀嚼一两首毫无关联的诗篇,对其中的关键字词展开推演与假设,强行将已经预设好的情感解读植入学生的大脑,剥夺了学生自主积累、整合诗文意蕴的机会,也剥夺了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为此,笔者引领学生对四首“玉门关”诗词展开咀嚼。

自公元前115年“玉门关”立关[1],“玉门关”诗词在千秋春风的吹拂下始终活跃在诗歌的艺术世界里,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团结富强的精神图腾。公元前101年,汉武帝获大宛进贡“汗血马”,创作了《西极天马歌》;公元1965年,叶剑英元帅视察玉门石油城创作《玉门》诗两首;加一首清诗,因唐代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叹联系在一起:

汉代·汉武帝·《西极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清代·杨昌浚·《恭颂左公西行甘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新中国·叶剑英·《玉门·二首》其二“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

单品“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玉门关”饱含了“荒凉、遥远、悲戚的感情色彩”[2],“春风”却是柳绿花红的中原之景,暗喻了朝廷对戍边将士的恩泽与关爱。“不度”就是“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3],所以诗人同情戍守“玉门关”边塞的将士,控诉朝廷的寡恩与冷漠。可这样的咀嚼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高中生,他们一旦提出反问,比如:既然“玉门关”荒凉遥远,戍边将士如此艰辛,为什么我们不能退回“玉门关”内,生活在能够沐浴“春风”的中原?面对这样的反问,秉持旧思维的教师们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笔者基于《标准》基本理念的第3条“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4条“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创造性地将这四首“玉门关”诗词放在一起咬文嚼字。

汉武帝终极一生进击匈奴凿通西域,开启了华夏民族与西域各族融合的进程。虽然《西极天马歌》里没有“春风”,但是诗歌以“天马徕兮”“归有德”表达了西域各族渴望沐浴到华夏民族先进文化的“春风”,而“灵威”“降外国”“流沙”“四夷服”表达了西域各族渴望融入华夏民族,团结一致繁荣富强的愿望。以此为坐标原点,纵览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民族融合史与发展史,就不难回答刚才学生的反问了。到了唐代,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间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所以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要表达戍边将士自我牺牲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团结与繁荣富强的壮志豪情。到了清代,大批官员、文人、屯墾戍边之人涌入关外,就好似“引得春风度玉关”,使得“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至此西域的社会与自然生态面貌与中原地区几无差别了。到了新中国,叶剑英元帅视察玉门石油城的建设,更是直接引用“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成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知识青年在建设祖国繁荣富强的征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赞美之情。通过对以上四首诗歌的咬文嚼字,既回答了学生的反问,又引领学生体验到了一次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不仅让学生真正领悟了诗歌中“春风”意象的丰富意蕴,同时激发了他们继承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感。

两千余年间,从没有“春风”到“春风不度”再到两次“引得春风”的演变之间,其实还有大量的诗篇,比如清代国梁的《郊外》诗云“春风早度玉门关,始悟旗亭唱者非。”,萨迎阿《用<凉州词>原韵》诗云“极边自古无人到,便说春风不度关。”等。为什么“春风”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意象呢?单就咀嚼“春”字,会发现“春”是柔和的,温暖的,能带来“春花、春月……春眺、春望”等一切极美好的联想与想象[4],这就自然联想到了朝廷对戍边将士的恩泽与关爱,更联想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渴望;再来咀嚼“风”字,风行过水,水面定会泛起涟漪,所以“风”大象无形却隐藏了改变的意蕴。至于为何诗人们嚼去“不度”引得“度”,那就要说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好像只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却是在调整思想与感情,这些诗篇中对“度”字的改变,就是为了更精准地表达诗人们的思想与感情的。

笔者将这四首诗歌交给学生,引领他们自主地积累、整合诗文的意蕴,从中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更能真正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正宇,李树若.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J].敦煌学辑刊,2005(1):122.

[2]张晓燕,李中耀.从“玉门关”意象看清代文人的西域情怀[J].西域研究,2016:1.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834.

[4]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课题名称: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将“玉门关”诗词融入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328.】

(作者单位:玉门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玉门关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凉州词
凉州词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诗词之页
玉门关历史变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