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列奈类药物的前世今生

2018-01-23戴冬君周健

家庭用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米格

戴冬君  周健

發明历史与现状

磺酰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可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降糖效果显著,但发生低血糖风险较高。为克服其缺陷,研究者们着手研究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并于1985年合成了AGEE388,这就是格列奈类药物的前身。1998年,作为胰岛素促泌剂,首款非磺酰脲类(格列奈类)药物瑞格列奈在美国上市,2000年在中国上市。瑞格列奈的同类药物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随后相继进入我国市场。

格列奈类药物已上市多年,但它在国内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不一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障碍特点明显,而欧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特点更明显,因此,格列奈类药物在我国的应用更为广泛。

格列奈类药物作用机制

格列奈类药物是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抑制钾离子外流,促进钙离子内流,促使含有胰岛素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向膜外释放胰岛素。因此,格列奈类药物更适用于本身胰岛功能尚可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细胞已经基本失去分泌功能则不适用。该类药物与常用降糖药磺酰脲类的作用机制有相同之处,但两者所结合的具体位点并不相同,因此两者的作用各具特点,格列奈类药物具有“快开快闭”的特点,即吸收快、起效快以及失效快、发生低血糖风险低。

格列奈类药物的优势

起效快、效果好 口服瑞格列奈可被快速完全吸收,30~60分钟血浆内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米格列奈的达峰时间更短(15分钟左右),起效迅速。众多临床试验显示,格列奈类药物在降低餐后高血糖、减少日内血糖波动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长期血糖控制方面亦与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相当。

不良反应少 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其低血糖症的发生频率比磺脲类药物更低。此外,格列奈类药物亦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头痛乏力、胃肠道症状、肝酶升高等,但很少见,且很少有不良反应严重到需要患者停药。

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使用 格列奈类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酶系统氧化代谢,随胆汁排出体外,不增加肾脏负担,亦不会因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低血糖。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以及老年患者等肾脏功能下降的人群中,格列奈类药物较为适合,特别是瑞格列奈。

格列奈药物之间的差异

目前上市的格列奈类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三者特色类似,但稍有差异。

降糖效果 瑞格列奈起效较慢,作用时间长,除了餐后血糖外,对空腹血糖亦有影响;米格列奈起效最快,作用时间短,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明显。

安全性 低血糖发生率由高到低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对体重的影响 三者对体重的影响均较小。

对受体的特异性 由于米格列奈对受体的特异性更高,心血管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更低,米格列奈可能更适用于患有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格列奈类药物用法及禁忌证

格列奈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以达到其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即进食服药、不进食不服药。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但一般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某些肝酶抑制剂或激活剂可能影响格列奈类药物排泄。

由于格列奈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以及代谢特点等因素,它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功能不全以及对本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终末期肾病患者禁用那格列奈。

(周健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有专家门诊)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米格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瑞格列奈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彩图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把“赠品”当“正品”卖
不只是我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