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也有“原罪”?

2018-01-23傅霾澈

环球时报 2018-01-23
关键词:歪风原罪母校

傅霾澈

作为一名校友,当看到了母校浸会大学有学生因不满普通话考试而围堵教师、并以粗言秽语辱骂老师的新闻,笔者感概的是:今天母校这些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还记得10年前在浸大求学时,不少老师是不懂粤语的内地人,开学时通常会让同学在英语和普通话中选择一种作为上课语言,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普通话。有同学表示,通过上课不但学习了知识还顺便学习了普通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近年在政治歪风入侵校园后,普通话反倒在一些人眼里成了“政治不正确”的一种象征,不知道现在浸大是否还有老师用普通话授课。

中国发展一日千里,普通话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浸大将普通话能力列为毕业要求之一,符合世界潮流,也是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过去学生必须修读普通话课程并通过考核,近年来因为一些因素,学校方面为了便于学生通过,推出了普通话豁免试,只要通过就可以免修课程。

这次的事件发生后,笔者专门上网看了豁免试的试卷,真的不能算难,结果及格率只有三成。只能说明一些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太差,但学生却认为是学校有意刁难。其实,豁免试本来并非强制性,学生也可以选择修读普通话课程,过去10年只有5名学生因为课程考核不及格而毕业受缓。也就是说,只要学生愿意上课,基本上不存在不能毕业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事件的根源并非考试太难,而是有人不愿意上普通话课。由于普通话早已被一些人贴上了“政治标签”,对这些闹事学生来说,就是希望把单纯的考试政治化,“学普通话等同政治上的退让”,从而上纲上线为一起政治事件。

这一幕和台湾最近的所谓教育改革何其相似,这次浸大学生会反普通话背后的本质就是“去中国化”,通过语言上的差异制造与内地割裂。去年9月开学时,香港的大学出现了一轮“港独”歪风,尽管在各方严辞训斥之下很快销声匿迹,但是这股歪风的根源仍在,只要一有适当的条件,就会重新冒出来。所以,学校需要认清事件的严重性,如果惩处上仅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会对其他大学的学生产生“纵容就是鼓励”的作用。

当然,相信香港绝大部分有理智、有抱负的青年学子,不会认同浸大少数学生做出的“丑行”。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各地都兴起学普通话热潮,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人主动学习汉语的人数连年增加,甚至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都不例外。可以预见,未来不会普通话的人在职场竞争中可能会吃亏。如果香港的一些年轻人一定要逆世界发展大势而行,相信他们的竞争对手只会拍手称快。▲

(作者是香港学研社研究员)

猜你喜欢

歪风原罪母校
告别母校
四十里堡镇:助力整治违法建设“歪风”
致母校的一封信
语言艺术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档案管理严把“三道闸门” 刹住干部档案造假歪风
罪与罚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华为在美国人眼里大概有“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