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思考与医院管理学研究

2018-01-23仇文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纠纷护士医疗

仇文杰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常识。与之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必须充分认识到护理环节中到处都存在着法律向题[1-2]。为了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本文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及管理对策。

1 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 患者入院前、后的大意或渎职。患者入院前:呼救电话接听不详或出诊不及时;抢救物资准备不足;途中病情观察不仔细,造成患者不良后果。患者入院后: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护士不认真履行职责,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值班人员擅自离岗,造成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护士态度生硬,答非所问等都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

1.2 对患者的知情、自由权、稳私权的侵犯。患者是特殊消费者,有权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和治疗、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将其告知患者。如果患者不了解或不同意某种检查治疗方案等就制订计划及实施,这种行为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如果护士借治疗和护理的名义以某种形式限制患者自由,甚至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也等于对患者自由权的侵犯。护士执业时违反保守医秘原则,擅自公开患者住院资料,泄露患者稳私,侵犯患者稳私权[3-4]。

1.3 护士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未经注册;护士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不听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时消毒不严格,造成院内感染,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护士对传染患者隔离不当,对传染病污水污物处理不当造成后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等。

1.4 临床护理记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临床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是支持医患关系的最关键证据。如果临床护理记录不及时、记录不清楚、护理措施记录不全面、不准确、虚填观测结果、重抄护理记录、随意签名造成护理记录失真,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困难而失败。

1.5 药品使用不当引发医疗纠纷。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假劣药品、无批准文号、无进口药品证书药品、非处方药品。均可造成严重法律纠纷。

2 杜绝临床医疗护理纠纷的防范策略

2.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长期以来,护士主观上更多考虑患者健康问题,往往忽视自己身边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在“举证责任倒置”情况下的医患背景下,极易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护士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行为。

2.2 护理管理应顺应时势,强化安全意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滞后的医疗管理制度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医学技术,潜在诸多隐患,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高,全社会人本文化深入,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使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应认真做到好多方面工作;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安全意识,查找、评估语区和盲点;重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临床护理操作规程和常规;严格护士执业注册资格,杜绝无证上岗;合理配备临床护理人员的岗位,避免超负荷工作[5]。

2.3 提高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抗风险能力

2.3.1 履行告知义务。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在每一项检查治疗方案上尽可能让患者明白。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仅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是临床医疗护理合法前提条件。所以护士应将操作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既是尊重患者的需要,也是保护自己的措施[6]。

2.3.2 及时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医疗市场是知识密集型市场,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展,以及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护士要适应角色需要,必须重新给自己定位,不断吸取新知识,接受终身教育,提高自身技能,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2.3.3 加强证据意识的培养和证据的管理。新“条例”出台后,护士面临着“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每一项护理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利或不利的证据。护理人员应加强新条例的学习,掌握举证责任的新规则。建立健全证据管理系统,对关键性护理操作应留有记录。对具有创伤性操作应在记录上签字,以示知情同意,以免发生纠纷。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法律问题贯穿医疗临床护理工作的始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局面,减少临床护理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纠纷护士医疗
最美护士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最美护士
误帮倒忙引纠纷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