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8-01-23单英丽马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层级

单英丽 马丽华

(1 长春市人民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51;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护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各个科室护理管理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1]。为了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地维持和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医院特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护理人员展开护理层级管理,主要目的在于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案,以便达到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终极目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且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的成效作为对照。护理人员入选标准:均为医院正式护士;工作年限均≥1年;均自愿接受并配合完成管理和调查;排除标准:护工或者实习护生者,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休假或者旷工者;突发急性或者重大疾病者,拒绝配合完成本研究者。共有74例受试者纳入本研究,均为女性,年龄22~54(35.2±4.7)岁,工作年限1~24(7.8±2.1)年,学历分布:中专或大专60名、本科16名。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即按照正常排班和轮转制度给护理人员分配任务,并且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院管理制度工作,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若发生不良事件造成严重影响者应当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情节特别严重者移交相关部门处理。所有受试者均在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护理层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所有受试者分层级:所有受试者均根据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情况进行分级,共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均根据受试者的工作表现指派1~3个优秀成员负责各个层级的具体管理和监督事务,并且鼓励层级之间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相互帮助,共同进步;②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对所有受试者均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和要求需要根据层级确定,中高层级护理人员需要对低层级人员进行耐心的指导,并给予关爱和鼓励;③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每个月1次对所有层级的护理人员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确定并调整培训的强度,每个层级的考核成绩均应当和绩效奖金挂钩,并且在年终评估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其次还应当完善奖惩制度,对不同贡献和损害者均设置奖惩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上述条项进行奖惩。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护理层级管理前后本组所有受试对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及满意度。其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由医院和各个科室领导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受试者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评定,评分越高说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越理想[2];患者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满意度均按照卫生部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认真填写完成调查,每项理论得分均为0~100分,且评分越高说明对应方面的满意度越理想[3]。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国际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完成组间差异检验,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检验,其P<0.05是差异有显著性的前提。

2 结 果

2.1 考核成绩:护理层级管理前本组所有受试对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2.1±2.4)分和(90.2±3.7)分,护理层级管理后所有受试对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6.4±2.9)分和(95.3±2.1)分。管理前后考核成绩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5.297,P=0.016;t=4.918,P=0.020)。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层级管理前所选患者关于护理人员责任感、态度、道德感、操作技能、沟通技巧方面的满意度的评分分别为(82.4±2.9)分、(83.1±3.2)分、(84.7±2.6)分、(86.9±2.2)分、(83.5±2.7)分;护理层级管理后所选患者关于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9.6±2.7)分、(92.2±2.9)分、(93.4±2.5)分、(91.5±2.4)分、(90.6±3.3)分。护理层级管理前后所选患者对各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4.205,P=0.024;t=5.893,P=0.012;t=5.927,P=0.010;t=5.633,P=0.014;t=4.135,P=0.026)。

3 讨 论

研究指出[4],护理层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能够满足各个科室患者日益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考核和奖惩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弱等[5]。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改善此种情况。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均具有不同的应用成效和价值。其中对所有受试者分层级能够方便管理,并且有助于护理志愿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各个方面的护理技能,还可使患者得到更为优质、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6]。上述不同内容的护理层级管理操作能够协同作用,提高护理管理效能。由此可知,护理层级管理相较于常规鼓励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研究中,护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和各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管理前数据,说明护理层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还可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综上,护理层级管理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层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