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我院

张 静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近年来优质护理在临床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印证[1],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共同认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进步,优质护理也需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才可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2]。我院普外科近年来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引入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测方法,取得了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共有42张床位,护理人员26名,年龄23~54(31.8±4.2)岁;均是女性,工作时间为1~29(14.8±2.5)年;学历为中专8名,大专12名,本科6名;其中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3名,护士12名,护师4名。

1.2 方法:自2016年5月起,在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体如下:①组织研究小组:由科主任、普外科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小组,负责查询资料、初步拟定指标、制定专家问卷量表、联系领域内专家并收集专家意见。②遴选专家:遴选在三甲医院普外科从业5年以上、副主任护师职称或以上的护理专家共18名,确保这些专家精通德尔菲法。③设定指标:先通过掌上大医、万方、知网数据检索普外科护理文献,根据我国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和护理精神,结合普外科护理经验,研究小组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专家发送问卷,各专家对各项指标评分,并提出意见。对结果进行整理,选取敏感指标,先试用1个月,1个月后研究小组召开会议,对指标应用情况进行反馈,根据试用结果修改指标和评价方法,最终确定敏感指标。④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①培训:首先由研究小组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方法、结果统计方法、资料收集措施、应用注意事项等制作成册,打印出来,护士长组织普外科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培训,确保每位护士对各项指标概念、实施方法有准确掌握。研究小组设计实用性强的记录表和评分卡,做好相关记录。②在实施期间加强动态监测,由研究小组组员每月对普外科所有护理人员展开1~2次的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记录考试成绩。如护理风险评价—在护理质量每日核查表中,对当日护理风险事件做好记录;疼痛评估—责任护士在术后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让患者对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评价—由小组成员定期向出院患者展开满意度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均由研究小组组员收集,汇总至护士长处审核后,录入并统计分析。③持续质量改进:根据每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各项护理指标问题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下月优先改进;每月护士长组织普外科全体护士参与会议,反馈当月优质护理实施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由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发生原因、改进策略,制作持续改进的计划,加强落实核查与反馈。

1.3 观察指标:①在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分别随机抽取260例患者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工具为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满意(80分及以上)、基本满意(60分及以上)、不满意(不足60分)。以满意、基本满意人数所占百分比统计护理满意度。②评价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的护理质量,其评分以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依据,评价项目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士专科技能、分级护理的落实情况、护理文书合格率、护士辨识患者身份情况、规范化服务等,各项均为100分,所得分值得平均值为护理质量评分,分值高表明护理质量好。③统计所抽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堵管或导管感染、坠床或跌倒、用药有误、非计划性拔管、压疮等。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对比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方式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0.7±3.4)分、(98.6±3.8)分,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260例患者中共15例(5.7%)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其中跌倒5例,用药有误1例,非意外拔管6例,压疮3例;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260例患者中共2例(0.8%)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其中跌倒1例,非意外拔管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117例、89例、54例、79.2%,应用后134例、117例、9例、96.5%,应用前后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医疗模式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护理质量属于医疗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治疗效果、康复速度有重要影响[3],因此逐渐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目前护理质量已发展为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衡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在优质护理实施期间,不断监测数据,展开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加强监测,寻找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4]。在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设立统一、灵敏、科学、实用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为护理工作的进步提供重要推动力[5]。美国护士协会在19978年建立了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首次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这一概念,并认为其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我院近年来也开始引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管理措施。为确保敏感指标的实用性及科学性,我院组间了研究小组,由研究小组初步筛选敏感指标,并邀请18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专家提供建设性意见,筛选出敏感指标后在临床中试用,最终确定了敏感指标。为确保落实效果,我院加强护士培训,督促指标应用的落实,并定期总结,根据敏感指标反映的问题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进步。本研究发现,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可见敏感指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有助于普外科优质护理的持续改进,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优质我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